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4年10月23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乡村振兴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兴村白水畈 “火”了萝卜“红”了村

“在抖音上刷到白水村,发现不仅‘萝卜公社’和高桥河很有名,葡萄也很好吃,而且古桥更有特色,就想带孩子来看看,果然不虚此行。”近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高桥镇白水村人来人往,从市区驾车过来的陈女士正在白水村葡萄园里和朋友们一起体验采摘之乐。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金秋时节,来白水村吃、住、游的人都不少。“以前,我们村一穷二白,到处是荒山荒地。村民收入大都只能养家糊口,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现在的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多元,集体收入更是翻了好几倍。”白水村党支部书记黄彪彪说。

白水村位于幕阜山南麓高桥河畔,每逢多雨季节,河水溢过河道,漫向田畈,在氤氲的空气中,畈上白茫茫一片,故名白水村。这里生态资源丰富,山、水、田、村相互错落。近年来,白水村全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打通了白水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白水村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蝶变”。

变化之初始于萝卜。白水村独特的沙瓤土质,使得所产萝卜个大、皮白、脆嫩、味甜,一直享有盛誉。曾因各种因素,满村萝卜几分钱一斤没人要,烂在地里成肥料。

当地党委、政府打出“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生态牌后,吸引国有企业鄂旅投集团投资30亿元在白水村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康养旅游、文旅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又称“萝卜公社”。他们挖掘地标产品“白水畈萝卜”的历史文化内涵,一栋栋白墙黛瓦的鄂南民居,“变身”仙萝民宿文化展厅、萝卜乡学院、萝卜科普馆、萝卜酒店……

种萝卜、卖萝卜、拔萝卜体验、吃萝卜宴、萝卜深加工,一系列围绕萝卜的产业次第铺展,销售从电话营销变为电商平台为主;方式由上门收购变为上门采摘;主体由农民自耕自种变成市民认筹的“菜园”。“白水畈萝卜”火爆出圈。“之前0.4元一斤还无人要,现在2元一斤不愁销。”萝卜种植大户李建军种了200多亩萝卜,近几年几乎年年收益增加。

白水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企业和外乡能人,打造全链生态产业体系,从第一产业的种植,到第二产业的萝卜干、萝卜皮、萝卜脆、辣萝卜等产品加工生产,直到第三产业的休闲采摘、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地全面布局。

依托“萝卜公社”客流量优势,白水村又引进合作社种植了200亩葡萄,试种约5亩的草莓大棚,引入能人开展50亩稻鱼共生种养殖。今年盛夏,200亩阳光玫瑰葡萄迎来采摘季。“这里气候好,沙壤土利于根系呼吸,生长出的葡萄不仅品相好,甜度适中,且口感佳,倍受游客青睐。”葡萄基地负责人周凯介绍,果园平均亩产达5000斤以上,销售渠道中三分之一来自游客采摘,另三分之二主要对接城区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好生态不仅带“火”了萝卜、葡萄等农副产品,也带“红”了村庄。如今的白水村,一户一特色、一院一文化,水绕山环,环境优美。据不完全统计,自“萝卜公社”建成运营以来,截至目前,白水村已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单日最高峰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我们既有了种田收入,也有了打工收入!”景区负责绿化的村民魏再兵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村里有50多人在景区工作,每月工资3800元,休8天假,还有五险和季度奖、绩效奖。长年在外打工的刘锦霞三姐弟,回乡办起“农家乐”,最多一天接待58桌游客。(郁琼源)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