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电子报

2025年5月12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4-0016
市场信息报医疗保健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市场信息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面修复新趋势:干细胞技术带来的希望

□ 作者 □龙照忠

在医学领域,创面修复一直是重要课题。传统治疗手段在面对大面积烧伤、慢性难愈合创面等复杂情况时,常面临诸多挑战。不过,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兴起,为创面修复带来了新希望。

干细胞:人体的“修复大师”

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就像身体里的“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分化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比如皮肤细胞、神经细胞、血管细胞等。在个体发育中,无论是胚胎的发生与分化,还是成体的修复与再生,都与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关。当身体受到损伤时,干细胞就像被激活的“修复大师”,迅速奔赴受损部位,分化成所需细胞,参与组织修复和再生。

在皮肤组织中,表皮干细胞主要栖息于毛囊隆突部。当皮肤出现创面时,表皮干细胞会通过对称分裂,快速增加细胞数量,满足身体修复需求,它们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形成角质细胞和毛囊,维持皮肤正常组织结构和细胞内环境稳定。

干细胞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1.烧伤创面修复:传统烧伤治疗多采用皮肤移植,但存在供皮区有限、疤痕明显等问题。干细胞治疗烧伤则展现出独特优势。干细胞能够以持续的方式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对局部刺激做出反应并影响伤口微环境以促进伤口愈合。如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可加速烧伤创面愈合、改善疤痕结果、更好地再生皮肤及其附属物、调节炎症反应以及减少纤维化和感染的风险。美国renovacare公司开发的“皮肤再生枪”,通过提取患者体内干细胞培育后喷洒到烧伤皮肤上,使二级烧伤皮肤在几天内就愈合,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且康复后疤痕不明显。

2.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溃疡难以愈合,严重时甚至面临截肢风险。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显著。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促进新血管生成,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并修复受损神经,恢复感觉和运动功能;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有助于血管新生、减轻炎症和促进组织修复。临床研究显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和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整体愈合时间缩短至1.5个月,且在3年随访期内未发生截肢事件。

3.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一些慢性疾病导致的创面,如静脉性溃疡、压疮等,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差、感染等因素,长期难以愈合。脂肪干细胞凭借来源丰富、产量高、寿命长、无伦理问题等优势,适合慢性创面治疗。脂肪干细胞通过其衍生外泌体中的miRNA对创面愈合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进行调控,从而参与皮肤创伤修复,可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促进细胞增殖、加速血管生成、减少瘢痕形成。

干细胞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干细胞技术在创面修复中前景光明,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例如干细胞的长期稳定性、是否会引发免疫反应或肿瘤形成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干细胞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干细胞的制备、储存、运输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等,都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在监管层面,各国对于干细胞治疗的监管政策存在差异,这也给干细胞技术的全球化推广带来了一定阻碍。一些国家的监管政策相对宽松,而另一些国家则较为严格,这使得干细胞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发展进度不一致。不过,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和技术持续进步,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未来,干细胞技术或许能与3D打印、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结合,定制出更个性化、更有效的创面修复方案。比如,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创面的形状和大小,精确地构建含有干细胞的生物支架,使其更好地贴合创面,促进修复。基因编辑技术则可以对干细胞进行修饰,增强其修复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干细胞技术会在创面修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让创面修复不再困难重重。

(作者单位:柳州市工人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市场信息报社
ICP证:晋ICP备1020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