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万物并秀。走进山西省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巴公工业园区,交通项目建设的热潮裹着夏日热浪席卷而来,此起彼伏的轰鸣声奏响了大干快上的“夏季攻势”。随着华达街西延工程和龙司线拓宽改造提升工程吹响完工的号角,巴公工业园区内畅外联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正为园区产业发展建圈强链积蓄起澎湃动能。
完善路网基础设施
优化营商“硬”环境
华达街和龙司线横纵贯穿巴公工业园区,是两条重要的交通要道,承载着园区内60余家企业生产、万名务工人员上下班通勤和周边10余个村庄的群众出行。然而,随着近年来工业园区入驻企业的逐年增多,以及交通沿线钢铁铸造、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这两条主干道通行能力不断降低,整体环境面貌亟需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是园区发展的“先手棋”,是产业发展的“硬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巴公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2023年6月,巴公镇完成了园区快速通道华达街西延项目建设,打通了镇区与园区的断头路,畅通了微循环,环镇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不仅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还实现了园区与镇区之间货运车辆与小客车各行其道,镇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今年以来,依托龙司线巴公段拓宽改造,镇党委政府又将全力提升龙司线沿线环境形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力争锻造“畅美”风景线。目前,改造路段6.4公里,路基由8米拓宽至12米,完成道路两侧绿化面积9万余平米,拆除道路沿线破旧房屋9000余平米,立面改造1.2万平米,不仅有效提升了龙司线的“气质”,也让周边的环境如同加上了“美颜滤镜”。
随着G342国道晋城市过境段与畅安路互通互连,巴公镇已初步形成外循环“两横两纵”、内循环“四横四纵”的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大格局的发展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铺就全镇高质量发展“腾飞路”不断发力。同时,巴公镇还积极谋划完善路段周边公交场站、小学、幼儿园、人才公寓、酒店等配套设施,助力园区发展,一个产城融合生态宜居乡镇的精彩蝶变正拂面而来。
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提升园区发展能级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项目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民生的“压舱石”。巴公镇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依托晋钢智造科技产业园和机电装备产业园“双园区”建设示范引领效应,全力推动晋钢集团多元化改革试点,探索发展绿色环保、技术领先、国内外一流的多元化科技产业布局,坚持以“绿”为本色,以钢铁智能制造为核心产业,推动资源利用循环发展,带动全镇经济提档升级。
晋钢集团坚持产业化、智能化、高端化、低碳化升级转型,先后实施1450mm冷轧项目工程、1580mm热轧卷板项目、产能减量置换升级改造项目、洛凯威380m3铸造高炉及短流程40万吨离心球墨铸管项目、制氧机组扩建项目、智能制造数字化系统项目、高炉、烧结工艺技改项目、年产90万吨矿渣超细微粉综合利用项目、智能机械化综合料场项目、年产110万焊管项目等转型升级项目,逐步发展成为集煤、焦、钢、材及余能综合循环利用和高端薄板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链钢铁联合企业。特别是晋钢集团“钢材全流程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也是山西省唯一入选的钢铁企业,为集团下一步深度聚焦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应用,实现行业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场景集成和业务流程再造,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千亿级钢铁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新兴产业兴镇计划
2022年3月,山西伟创新材料公司年产12万吨硅基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同年12月一车间投入试运行。预计今年8月底,6条生产线可全部投入运行,产品填补了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空白。未来3-5年内,伟创公司将持续投资,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力争打造国内最大硅酮胶制造基地,实现“从小企业到大园区”的跨越。
园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巴公园区将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型战略产业培育,围绕延链强链精准招商,发挥晋钢、伟创等企业“虹吸效应”,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完善产业集群上下游配套,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绿色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奋力打造千亿级工业园区,推进巴公高质量发展。(张莉 文/图)
晋钢控股集团
山西伟创新材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