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简称内审)是由企业内部独立部门承担,能够进行独立客观确定和咨询评估的活动,是以增加价值和改善营运为目标,通过系统、规范手段,审查评估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达到企业的既定目标,使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控制更好地为业务活动服务。业审融合是审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虽然两者职能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将审计工作融入到业务流程中,构建“业审融合”的企业内部审计创新流程,有助于审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闭环监督。同时,业务部门参与审计过程,业务活动融入审计思维,共享审计成果,以便更好实现企业内部管控及监督。这样构成审计与业务双主体监督模式,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公司审计的监督效能, 同时促进业务部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较慢,投入人员较少,线下审计成本较高。在线上业务量激增的情况下,传统审计模式与方法很难满足新形势下的审计需求。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跨地区、跨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受限,区域分布广、地点分散的企业更需要利用多维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审计,客观上要求传统内审向新型数智化内审转型。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数智化算法对企业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有效梳理,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成为实现“传统内审”向“数智化内审”转型的必然途径。目前,内审工作由“传统方式”向“数智方式”转变,“离散化”向“实时化”转变, “数据信息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因此,企业内审须紧抓机遇,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内审数智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综述
业审融合概念是近几年逐渐形成的,相关文献研究较少。顾霞等(2018)认为通过业务与审计深度融合,实现部门间协同运作,达到内审工作的增效目的。郭玉凡(2019)业审融合模式是通过数据实现业务与审计的双向融合,将审计节点有效嵌入业务流程,实现审计全过程监控,达到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目的。刘海涛(2020)通过“六步法”构建了“业审融合”审计模式,保障内审工作顺利开展,实现价值增值。
数智化审计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智能算法,对业财数据进行梳理、优化、迭代、学习,对海量审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审计目标,提高审计精准、可靠、高效的审计活动。Amelia 等(2006)研究了审计会计效率与人工智能的相关性,认为智能化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审计效率,而且可以优化企业审计流程。Hussein Issa 等(2017)提出数智化审计涵盖了审计计划、流程等多个方面,且可以有效的实现审计增值目标。Feiqi H 和 Miklos AV(2019)运用大数据技术研究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认为大数据技术提高了内审效率和效果,节省人力资源,同时为企业的风控管理带来了更多收益。高雨(2019)研究了电网企业数字化审计,提出了基于业审融合的数字化审计方法。王化成(2020)提出,利用智能分析工具对企业大量业财数据进行采集、清洗、挖掘和计算分析,实现了企业潜在风险的甄别及防范,提出审计预警,同时提供决策支持,实现企业运营高效和增值目标。尹会岩(2020)提出可以用大数据技术理论改变传统审计模式,并且可以对审计单位持续进行数据的采集、清洗、挖掘及预警决策等。张雪芹(2020)认为,企业审计须建立审计指挥中心、审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及模拟实验室等信息化审计平台,以便实现审计增值目标。秦言坡(2021)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出了面向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许莉等(2022)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理念的企业内审数据库,并探讨了内审流程数字化,为企业内部审计数智化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向业审融合的企业内审全流程数智化研究尚存不足,体系尚未成熟,业审融合数智化研究和发展略显落后。本文拟探讨“业审融合”的数智化企业内审新模式,同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基于业审融合的数智化内审系统平台,提高企业内审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满足新时代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
数智化“业审融合”新模式
业审融合为内审计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数智化平台为审计内审工作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路径。同时,业审融合在企业的深度体现和应用离不开数智化审计平台的搭建,数智化审计的广泛应用离不开业审融合的发展趋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目前,面临复杂的经济环境变化,诸多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导致传统审计思维和方法已无法适用。因此,本文利用业审融合思维和数智化技术方法,构建面向业审融合的企业数智化内审新模式。
业务系统与审计系统有效衔接。企业内审数智化“业审融合”新模式是依托企业的生产销售系统、筹资管理系统、投资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营销业务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以数智化审计方式为手段,有效对接包括事前风险模拟系统、事中跟踪控制系统、事后信息反馈系统的审计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企业内审数据与业务数据沟通共享;利用“业审融合”嵌入优势,通过系统对业务链全过程、零距离追踪,发挥“审计”对重大风险防御、抵御、揭露的作用,提高企业内审工作效率和效果。
搭建审计知识库,预警企业重大风险。企业通过搭建审计知识库,引入审计制度、审计模型、审计案例、审计问题、审计方案等建立企业重大风险评估预警体系,对企业各项业务进行全程实时自动监测,进而把控业务活动,起到实时提醒和预警作用。此外,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模拟和还原业务流程中每一阶段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并对结果和可能导致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因此,内审数智化业审融合系统可以引入预警分析模块,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可以有效规避重大风险。
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数智化审计平台有效对接。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管理平台或者完善对业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管控,进而提高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协同工作效率,实现企业增值目标。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数智化审计平台有效对接,不仅丰富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还可以提高业审融合程度,提高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审计关键节点嵌入企业业务活动。传统审计事中控制薄弱,多为事后反思和警戒。数智化“业审融合”新模式,可以渗透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可以协助内审员零距离、全过程跟踪把控业务数据,在重大风险发生前作出精准预判并进行有效管控。此外,数智化“业审融合”新模式,可减少数据收集和梳理的人力物力消耗,可减少审计员主观判断,可协助内审部门实现远程审计,可运用科学化的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提高审计结果的透明度、可信度。
“三事”过程进行业审融合。在业务活动开始之前,内部审计系统可担当“审计专家”的角色。审计人员通过了解收集业务部门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甄别分析各个业务部门审计重点及其薄弱环节,识别风险点并总结,提前预防风险发生。在业务活动开始运行的过程中,内部审计系统可充当“数据分析师”的角色。审计系统与业务系统无缝衔接,可以实现对业务活动实时把控及反馈,缩小业务风险范围。在业务活动结束之后,内部审计担当的是“管理谋士”的角色。企业内审员根据实时审计结果,精准定位业务部门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沟通业务部门,出具审计建议,同时协助业务部门进行内控管理等,有效地防范风险、提高效益。
数智化“业审融合”系统平台
(一)平台架构设计
围绕企业内审工作数智化、网络化、高效化目标,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数据作用,构建“业审融合、数据先行”的数智化“业审融合”系统平台。结合业审融合情况,运用不同的模型方法,实现审计过程可追溯,审计过程可监控,审计过程可视化,审计流程便捷化,审计工作高效化,进而推动内审工作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提高审计结果的透明度、可信度,有效防范企业风险、提高效益。
数智化“业审融合”系统平台基本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审计电子信息管理、审计数据可塑分析、审计成果管理、审计底稿管理、实时监控管理、实时查证工具等功能。此平台将企业内审工作与企业业务深度融合,从单一事后审计转化为“三事”审计相结合,从静态审计转变为动静审计相结合,从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远程相结合,保证了内审过程的精准性、可塑性、便捷性,有效地堵截企业各种风险发生。
(二)平台核心系统
数智化“业审融合”系统平台主要包括决策支持系统、审计管理系统、在线作业系统、离线作业系统、审计数据智库中心、数据可塑分析系统、监控预警系统、内控评价系统、工程审计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和远程实时监审系统等核心系统。通过该平台支撑,可实现内审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可视化,参与各方可以通过远程协同完成全部审计工作。
结论与展望
本文搭建了面向业审融合的企业数智化内审系统平台,为现代化企业提高审计效能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新方法和新路径。数智化平台为审计内审工作提供了同时,业审融合在企业的深度体现和应用离不开数智化审计平台的搭建,数智化审计的广泛应用离不开业审融合的发展趋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智化“业审融合”内审平台的构建必然辐射到各个行业、企业,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实现审计增值目标。展望未来,企业内审应以最大限度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能,实现内审战略目标,对数智化“业审融合”内审新模式加以推广,不断完善审计工作方法和体制,创新审计理念,进而保证审计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数智化“业审融合”系统平台架构示意图。
面向业审融合的企业数智化内审新模式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