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江苏洪泽古灌区、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成功入选,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数量由此达到34项。
今年同批入选的还有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日本、泰国、土耳其等国的15个项目,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为159项,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18个国家。
4项新增各具特色
今年中国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各具特色。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引泉自流灌溉工程,在其历史上形成并持续沿用严格的灌溉用水分配管理制度,称作“霍泉水法”,并被其他灌区参照制定“霍例水法”,遗存了独具特色的分水工程设施和丰富的用水管理制度,有非常高的研究和传承价值。
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的引水砌石堰坝独具地方特色,是建造在河床基岩上横截河道的“矩形”断面直线型浆砌石堰坝,其中石枧堰长272米、高5米左右,远陂堰长108米、高约4-5米,这种结构型式相对常见的“梯形”断面对建造工艺要求更高,在古代大型拦河堰坝建设中并不常见。
安徽舒城的七门堰历史悠久,始建于汉高祖七年,历代多次大修,《汉书》《三国志》等文献中均有记载。七门堰从杭埠河引水,灌溉工程体系引、蓄、灌、排兼备,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渠系、调蓄陂塘,扩大灌溉效益,现在已成为淠史航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淮安洪泽古灌区以洪泽湖为水源,灌溉东部48万多亩农田。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是中国古代人工修建的蓄水堰坝,是明清“蓄清刷黄”的核心工程、治黄保漕的关键设施,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泽湖形成之前区域先后有破釜塘、白水塘等小型蓄水灌溉工程,明清洪泽湖大堤上的泄洪闸坝涵洞及渠系兼有农田灌排效益。
历史科技文化价值突出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自2014年设立以来,至今已到第十个年头,中国每年都有2-4个项目入选。总体来看,中国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多样性和代表性是最为突出的特点。
由于受东亚季风气候控制,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都需要灌溉工程来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差异很大,传统灌溉工程有着显著的多样性,从广袤的平原盆地到滨海滨湖滨河地带,再到丘陵高山、低洼沼泽,农业区域不断拓展、灌溉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灌溉工程技术不断创新。
目前入选的项目工程类型十分丰富,基本涵盖了大多数传统灌溉工程类型,整体有较强的代表性。比如,四川都江堰无坝引水灌溉工程、浙江诸暨桔槔提水井灌工程、山西洪洞霍泉自流灌溉工程、广东桑园围基围挡潮灌溉工程、福建木兰陂滨海河流拒咸蓄淡工程、安徽芍陂大型蓄水灌溉工程等,都是对应类型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
除了已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工程之外,还有不少非常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古代灌溉工程正在申遗的路上,比如新疆吐鲁番的坎儿井、重庆秀山的巨丰堰、浙江浦江的水仓等。据我们前些年的调查统计,全国各地的灌溉工程遗产至少有400多项。
总体来看,我国灌溉工程遗产丰富多样,历史、科技、文化价值十分突出、内涵底蕴特别深厚。
传承弘扬灌溉文化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的申报,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中国水利行业及全社会对水利史、水利遗产和水利文化的关注和了解。
2021年,水利部正式启动国家水利遗产的认定工作,部分地区也启动或正在筹备设立省级水利遗产或水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灌溉工程遗产和其他水利遗产的挖掘、认定和保护利用工作目前到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值得关注的是,灌溉工程遗产都是“活着”的遗产,有着突出的发展性、在用性、系统性、复杂性,对它们的保护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原则和措施,坚持“可持续保护”理念,延续灌溉水利生命、保护工程安全和历史遗存,传承弘扬灌溉文化。
随着包括灌溉工程遗产在内的水利遗产保护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热潮,专业性、科学性的问题愈加凸显,基础研究的支撑愈加紧迫。
虽然近年来学术界对水利遗产、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但与申报和保护利用工作快速推进的热度相比,目前相关的学术研究不足且滞后。
若以10年为一个发展阶段,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设立以来的第一个10年可以看做是开拓事业、扩大影响、建立机制、积累经验、总结问题的阶段,目前已取得阶段性的显著发展成效和相当的案例与工作经验积累。下一个10年,应大力推进深化基础研究,提升专业支撑能力和水平,系统开展灌溉工程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探讨和技术体系构建,为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发展奠定可靠的研究基础。
(李云鹏)
山西洪洞霍泉泉池。 李云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