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刚过,苏北的天气越发变得干燥寒冷起来。我和媳妇吃过晚饭,准备去买点水果,多补充一下水分。问了一下儿子“你想吃什么水果”,儿子说:“多买点苹果,其他的你们随便”。
苹果,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或许只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水果,但在我的记忆里,它却承载了一段深深的情感。
我是85年出生。那个时候苹果不是买来的,也不是自家地里种的,而是用小麦换来的。那时候,农村都不太富裕,小麦像是通用货币一样可以换很多东西。那时的小贩,大多都是夫妇,开着手扶拖拉机或农用三轮车,车里用蛇皮口袋装满了一袋袋的苹果。他们会把车停在人们集中的地方,男人大声吆喝:“换苹果啦,换苹果啦!”女人则拎着杆秤,在车边忙活着。
对于小孩来说,换苹果的吆喝声就是最好听的声音,他们竖起耳朵,期盼着。一听到这个声音,原本宁静的村子一下子就热闹起来。那红通通的苹果,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车边围满了小孩、老人。我们村里家家都种小麦,我家也有十六亩地,那时家里都兴存粮,每家小麦都有几千斤甚至更多,每一次来换苹果,人们都会换些。我们也会争着、抢着帮妈妈装小麦,生怕苹果换完了。妈妈在后面拎着小麦,我们在前面欢快地向着人群飞奔而去。
苹果、小麦折算好,过秤称量,我们把小麦倒给小贩夫妇,他们称好苹果给我们,这交换就算完成了。我们往往等不及到家去洗,就直接开啃,那苹果吃起来甭提有多香甜可口啦。一个苹果几分钟就吃完了,其余的苹果,妈妈回家就先藏了起来,留着慢慢吃。吃一个苹果不过嘴瘾,我们会等大人都去干农活了,在家里到处翻腾,弄得凌乱不堪,直到找到为止。苹果每人再吃一个,吃完,我们姐弟四个会分工收拾,尽可能地恢复原状,怕妈妈回来发现我们偷吃苹果。这些细节,对我而言,仍如同昨日之事,历历在目。
换来的苹果,没几天吃完了。我眼巴巴地瞅着门口,下次什么时候来呢?除了换苹果,小麦还能换西瓜、换桃子、换油条、换馍馍……
小麦换东西的时代虽然已经远去,但那段经历所留下的情感和记忆却历久弥新,它们是我们成长的见证。纵然时代变迁,那些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情感,永不消逝。
作者单位:徐州矿务集团张双楼煤矿经济运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