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科学认识颅脑损伤

作者 □ 贾振锋
2023年12月06日

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的颅骨和脑组织的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颅脑损伤的不同类型和程度,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并发症,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癫痫发作、脑水肿、脑疝、感染、出血等。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颅脑损伤有重要意义。

临床中,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中型颅脑损伤或重、特重型颅脑损伤无手术指征的患者,目的是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防止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颅内压监测:通过颅内压传感器或脑脊液引流管,实时测量颅内压,及时发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指导脱水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

2. 脱水治疗:通过使用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甘油)、强利尿剂(如呋塞米)、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高渗盐水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流。

3. 营养支持:通过静脉或胃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营养液,满足脑组织的代谢需求,促进脑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4. 呼吸道处理:通过气管插管或切开,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的吸入,维持呼吸功能和氧合。

5. 抗菌药物: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有感染风险的患者,给予适当的抗菌药物,预防或治疗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

6. 脑保护药物:通过使用一些能够改善脑血流、抑制脑代谢、抗氧化、抗炎、抗凝、神经营养等作用的药物,保护脑组织,减少脑损伤的程度,如尼莫地平、脑活素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或闭合性颅脑损伤伴有颅内血肿或脑疝的患者,目的是清创、止血、减压、修复,恢复颅内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包括清创缝合术、颅骨切开术、颅骨成形术、颅骨减压术等。采用何种手术取决于患者的病情。

总而言之,应该注意预防颅脑损伤的发生,也应学习颅脑损伤的基本知识和急救方法,以便在遇到颅脑损伤的患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助,减少伤残和死亡的风险。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篇: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危害与防护
下篇:母婴分离期间产妇的护理知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3-12/06/005420.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