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用了‘前探梁专用修复装置’,再也不用把前探梁升井到地面修了,在井下工作面现场直接修复‘上岗’,真是省了不少麻烦事儿呀。”11月30日,河南能源鹤煤八矿巷修队材料管理例会上,该队职工牛亭亭作第一个发言。“省事儿不算啥,关键是减少了运输工序,能节约出来的材料费才是这个!”职工张景锋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职工口中连连称赞的“前探梁专用修复装置”,是该队技术创新小组针对前探梁修复的专用装置。自今年7月份投入使用以来,仅修复前探梁一项就节约费用20余万元。
据悉,该矿掘进工作面使用的前探梁由钢铰齿、中梁管等组成,在使用过程中,中梁管在巷道压力作用下,经常变形弯曲。一旦出现弯曲变形,必须提升到地面,由专门的设备辅助校直后,才能重新入井使用。这样一来,零部件的拆卸—修复—安装下来,费时较长,影响井下安全生产。
怎样才能既省时省力又安全?一个针对“前探梁修复”的新课题,列入了该队技术创新小组的攻关计划,大家决定设计一种可以在井下现场修复前探梁的新装置。
想法有了,说干就干。技术创新小组组员赵晓敬提议“装置要便于携带、操作”,组员李战营说“必须保证校直修复效果”,组员马一鸣建议“制作材料可以从废旧物资回收仓库找”……几十条集思广益的创意想法列了满满两张纸。
经过几种方案的设想比较,该队队长张志宏最终采用了大家票数最多的“前探梁专用修复装置”方案,装置由主体、抓捕装置、圆轴、丝扣四部分构成,机械结构简单,体小量轻特别方便职工轻松携带入井。更别提装置加工制造用到的材料都是回收来的废旧物资,“别看它是用废旧材料加工的,可这螺丝、垫片,还有这小尺寸的钢板,还都是好好的,尺寸也正合适。”组员马一鸣说。
在井下工作面校直修复时,只需要将前探梁的中梁管放置在抓捕装置上,把需要修复的部位对准丝扣位置,再将圆轴插入丝扣,就可以进行校直。经过现场验证,修复后的前探梁和新前探梁有着同样的使用效果。“这个装置真正实现了井下变形现场检修,安全、提效,减轻了劳动力,是大家集思广益搞技术创新的成果。”该队队长张志宏认真总结道。(陈超 王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