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精神科急诊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分析

□韩立建

2023年12月11日

自杀为有意或故意伤害自身生命的行为。自杀行为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样还是一种医学问题。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率高出正常人群6—12倍,特别是有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次是酒精依赖者、神经症患者以及人格障碍患者等。精神障碍患者存在自杀行为,将对其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而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群体结构正逐渐向年轻化趋势发展。这无疑加重了家庭成员的心理负担,同时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不仅成为公共健康问题,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故此,探究精神科急诊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并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1.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

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为例,自杀行为成为15—24岁青年群体死亡的重要因素。而中老年自杀群体多存在未婚、丧偶与离异,或往昔存在自杀未遂史,或自身经济状况较差的情况。

2.社会影响危险因素

患者在社会交往方面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的情况,或者患病之前遇到过一定的心理应激事件,如住院期间产生心理压力、生活负担增加、思想上对治疗心生怀疑,因长期住院而对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受到家属的歧视、误解等。而且,住院期间可能存在严重的医护矛盾,患者认为医务人员未能提供合理的医护服务,导致采取自杀的行为以进行有效抵制等。现代学者认为,自杀行为通常为多个事件共同作用所引发的后果。

3.生物学危险因素

精神科急诊患者自身存在多项疼痛症状,如躯体疾病、慢性疼痛,因此具有较高的自杀倾向。在现代精神科急诊患者之中,患有抑郁症的群体在自杀人群中占据数量较多。抑郁症患者表现为长期情绪、精神低落。抑郁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程周期较长,已然成为当前精神科急诊患者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部分学者认为罹患精神分裂的患者也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现代学者陈振霞认为,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伴有抑郁、思维障碍、幻听、幻觉以及负性生活等,因此带来了严重的危险因素。

据国外调查数据显示,引起患者产生自杀行为的因素还有精神障碍,对酒精、药物存在重度依赖等。如一些患者为了有效缓解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疼痛、失眠等症状,多选用精神类、麻醉类药物,以此适当纾解。当药物获取存在限制,导致停药时,则会加重患者病情,导致患者选用自杀的方式终结生命。此外,精神科急诊患者自身治疗依从性较差,这也是当前影响其自杀的重要因素。

4.结语

以上分析了当前影响精神科急诊患者自杀的各项因素。在日常工作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况,及时杜绝患者的各种不安全行为。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应对患者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措施,缓解其身心压力,以有效降低患者自杀率。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

上篇:一次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 离不开充分的肠道准备
下篇:心脏病患者吸烟的危害及戒烟的重要性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3-12/11/005776.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