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据统计,仅有60%的民众具备阅读和理解药品说明书的能力,而近年来,因不当用药所引发的人身伤害事件频繁发生。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用药这一重要问题往往被大众所忽视。今天,让我们与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的药师一同来纠正生活中那些常见的错误用药习惯。
抗生素不要轻易用
很多人一有“上火”、喉咙痛等不适就吃几颗抗生素。但没有针对性乱用抗生素会引起增强细菌的耐药性。不少患者自我感觉的“炎症”未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轻易用抗生素,很可能到了真正需要用时却已出现耐药性。
把“一日三次”当成“三餐前后”
因为有些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一日三次,饭前服用”,所以一些患者便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事实上,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一日三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
用饮料服药不可取
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药,但以下特殊情况反而有助于发挥药效:以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以热姜汤送服藿香正气片、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以热米粥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眼药水不能滴在眼珠上
在眼珠部位滴眼药水,会刺激角膜。应先将头轻轻向后仰,一只手将下眼皮向下拉,另一只手拿眼药水,在悬于眼睛上方1-2厘米处滴入下眼皮和眼球之间的结膜囊内。滴完后应闭上眼睛,按压下眼角1-2分钟。
嗓子一疼就吃咽炎药
早上刷牙干呕,这是慢性咽炎”,很多人看到类似广告,就给自己诊断为慢性咽炎,服用相关药物。实际上,如长期出现咽痛、嗳气等症状,应怀疑是胃食管反流。即便是慢性咽炎,也应遵医嘱用药。
OTC并非安全代名词
OTC 是非处方药的标志,不少人认为这些药很安全。根据药品安全性,OTC药还有甲、乙两类之分,乙类安全性更高些。甲类必须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并配备执业药师(或驻店药师)的药店调配、销售。红色为甲类,绿色为乙类。
中成药也有副作用
很多人以为中成药无副作用,自作主张地自行服药。其实,一些中成药易耗血伤正,造成气血亏虚。还有一部分复方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如盲目滥用,会影响血压、血糖控制,后果堪忧。
药片掰开吃
有些人看着药片太大,就会把药片掰开吃,但是这样的吃法会影响药效,如果药片有缓释、控释、肠溶等标示,一定要整片服用,这样体内药物浓度更平稳,药物作用也更持久。
若掰开吃,会加速药物释放,使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升得过高,同时还会缩短药物的作用时间,影响疗效。
拉肚子不能盲目吃止泻药
腹泻用药,应根据腹泻原因,判断用哪种药。如果是细菌感染,应遵医嘱用药;病毒感染则可能需要用抗病毒药。止泻用药不能只图快,如细菌性腹泻在初期立即吃药,可能影响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
饭后不应常吃消食片
如长期消化不良,应怀疑消化系统疾病,尽快就医。如出现溃疡,再吃消食片相当于“雪上加霜”。实际上,消食片只能用于缓解饮食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不建议常吃。
这些用药习惯要改!
1.感冒退烧药、镇痛药不要同时使用,扑热息痛是常见解热镇痛药成分,如同时使用药物,易导致过量中毒;
2.不要躺着服药,躺着吃药很可能使部分药物停留在食道中溶化或附着在食道壁上,不但影响药物吸收,还会刺激食管,引起食道发炎,甚至溃疡。正确的服药姿势应该是以正坐位置服药;
3.服药期间不能饮酒,酒精会增加安眠药的镇静作用,酒后服头孢类抗生素会抑制肝脏对酒精的分解;
4.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5.不是只有中药才讲究饮食禁忌,西药也是一样。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如服用治疗头痛的药物期间就要忌酒,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乙醛再被氧化成乙酸在体内代谢。而治疗头痛类的药物会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加重头痛症状。
(作者单位: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