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为胃黏膜表面发生溃疡性损伤。中医药疗法在胃溃疡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调理体内阴阳平衡、激活气血循环等方面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同时降低疾病的反复发作风险。
一、胃溃疡的病因病机
胃溃疡的中医病因病机复杂而多样,主要涉及到体内的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紊乱等方面。首先,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而胃溃疡往往与阴阳失调有关,阴阳失调可导致体内的阴虚阳亢或阴亢阳虚,进而影响体内的代谢平衡和免疫功能,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损伤。其次,中医强调脾胃为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若脾胃功能紊乱,就容易导致食物无法正常转化,湿热、寒邪等因素在胃部滞留,从而引发溃疡的形成,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导致胃黏膜长时间受到不正常的刺激。再次,中医理论中,气血的充足与否与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气血不足会导致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受到阻碍,使溃疡难以愈合。长期以往,溃疡易反复发作。此外,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的健康密切相关,长期的情志不调可以导致气机郁滞,影响脾胃功能,使胃黏膜易受损伤,精神刺激、压力过大等因素可能加剧胃溃疡的发生和发展。最后,中医强调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过咸过辣等,容易导致胃黏膜受到化学刺激,加速溃疡的形成。并且胃溃疡容易反反复复,了解并纠正患者的生活习惯、加强对潜在病因的治疗、减轻应激因素等都是预防胃溃疡反反复复的重要措施。
二、胃溃疡的中医药疗法
1.辨证施治:中医治疗胃溃疡首先需要进行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将胃溃疡分为“胃热”、“胃寒”、“胃虚”等不同证型,因此治疗方案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证型,中医医生会选择相应的中草药和治疗方法。
2.黄芪建中汤合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汤合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中医药方,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和脾胃虚寒的患者。其主要成分包括白术、茯苓、党参、陈皮、木香、玄胡、黄芪、干姜、白芍、甘草。方剂的制备过程涉及水煎煮2次,每次取出150ml混匀,早晚服用,每天服用1剂,持续治疗一个月。
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可以对方剂进行加减。例如,对于胸闷、气短的患者,可添加柴胡和川芎;对于乏力的患者,可以将党参替换为人参;对于出现反酸、恶心的患者,可加入海螵蛸和半夏;对于腹痛畏寒的患者,可加高良姜和荜茇。
其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支持。首先,方剂中包含的白术、茯苓、党参等成分具有益气健脾的特性,通过温和的补益作用,这些成分有助于调和脾胃功能,增强消化系统的吸收能力。对于胃溃疡患者而言,这意味着减轻病变部位的负担,促进溃疡表面的修复。其次,附子理中丸中的附子、干姜等成分则具有祛寒温胃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型的患者,这些药物能够温暖中焦,促进气机畅通,减缓病程的发展,有助于改善脾胃寒凝的情况,从而为愈合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抑制炎症反应是方剂的另一重要作用。黄芪、玄胡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胃黏膜炎症的发展,减轻胃部的炎症反应。通过这一作用,方剂有望缓解症状,为溃疡表面的修复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黄芪建中汤合附子理中丸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促进局部微循环,包括加速新生血管的形成,这对于增加溃疡表面的供血和营养,有助于促进愈合过程,调整免疫功能也是方剂的一项作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反复发作,最主要是该药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密切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病情变化进行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一中医治疗方案为胃溃疡患者提供了一种综合而个体化的治疗途径。
三、结语
中医药疗法在治疗胃溃疡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强调整体调理,以促进阴阳平衡,改善脾胃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积极调整生活习惯,遵循饮食建议,以期更好地控制胃溃疡的反复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叙永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