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的路径探讨

□刘帅

2024年04月19日

农村基层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在组织结构、决策机制、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也让基层治理的深层问题愈发凸显,如治理效能问题、治理协同问题、治理资源问题等。因此,有必要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资源等方面深入探讨农村基层治理的可行路径。

一、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依法进行。要从村基层治理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农村土地管理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农民群众最关切的法规制度。要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农村基层普法教育活动,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培育,让农民可以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要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执法行为的监督约束,做到执法必严、公正执法。

健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推进多元协同治理。农村基层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合作共治模式。同时,要不断完善多元主体的协调合作机制,如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明确不同主体间的分工合作,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基层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形成基层协同治理合力。

二、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加强农村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提高其治理能力和治理素养。要严格把好农村基层治理队伍选拔关,着力选拔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熟悉农村情况、专业素养过硬的人才进入队伍。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责要求,对农村基层治理队伍开展专门的教育培训工作,并鼓励队伍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不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通过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治理水平。要健全农村基层治理队伍的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其开展绩效考核评估工作,通过定期考核确保队伍依法依规履行岗位职责。

推广现代治理理念和治理技能,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效能。要提高现代治理理念在农村基层的普及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向基层治理人员讲解现代治理理念,帮助其拓宽视野、更新观念。要逐步提高农村基层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农村搭建电子政务、数字乡村等信息化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农村基层治理过程中的信息共享、流程优化和决策科学。要从农村基层复杂的社会结构出发,着重培养基层治理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以及与基层群众的沟通技巧和协商能力,从而提高其处理基层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三、优化农村基层治理资源

加大农村基层治理的财政投入和政策供给,更好地支持农村基层治理工作。要加大对农村基层治理的财政倾斜力度,成立专门用于农村基层治理工作的专项资金,充分考虑农村基层治理的实际需求及优先事项,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投入能精准对接农村基层治理痛点和难点。要加强对政府财政投入的有效监管,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落地见效,并针对资金投入的成效适时调整后续财政投入的方向。要从制度的顶层设计入手,制定和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农村基层治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出台相应的激励和扶持政策,全面覆盖农村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确保治理工作事事有法可依、事事有章可循。

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以及产业发展等领域,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其中。要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在政府层面不断加强对这些组织的专业指导和政策支持,提升这些组织科学化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社会力量参与和群众监督,广泛动员专家学者、志愿者、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既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也可有效监督基层治理中社会资源投入的有效性和公开性,防止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项目号:2019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微腐败治理研究”L19CDS002)。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上篇:基于“哈佛框架”下的江淮汽车财务分析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4/19/011114.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