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常见的麻醉认知误区

2024年04月26日

□ 王慧娟

误区一: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

很多人认为,麻醉就是打一针,然后睡上一觉,醒来就没事了,其实不然,麻醉过程需要严格执行麻醉程序,以免患者发生意外。下面我们以全身麻醉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手术输液。首先护士给患者进行扎针输液,进行麻醉准备。

第二,术前评估。麻醉医生连接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监测,面罩吸氧,做出术前评估。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分类,在麻醉前将患者分为5级:Ⅰ级:健康。除局部疾病外,没有系统性疾病;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没有丧失工作能力;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了工作能力并对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Ⅴ级:病情危重,随时会死亡。Ⅰ、Ⅱ级:麻醉过程中较为平稳。Ⅲ级: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危险,所以麻醉前要做好充分准备。Ⅳ级:麻醉危险性极大。Ⅴ级: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极差。所以,麻醉前要做到充分、细致和周到非常重要。

第三,麻醉诱导。如静脉注射进行全身麻醉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一针”,患者在几分钟内会由意识清醒至意识消失,在至呼吸逐渐停止。

第四,气管插管。麻醉医生会把一根气管导管经患者的口腔插入气管,气管导管的另一端连接麻醉机,由麻醉机给患者输氧,帮助患者呼吸。这期间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会发生较大变化,需严密监测。如果有其他不良症状,随时准备处理。

第五,麻醉维持。手术期间麻醉医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麻醉药物,使其维持一定麻醉深度。所以,麻醉既要维持患者的无痛及无意识症状,又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第六,麻醉恢复。这个阶段,患者的生命体征还可能再次发生较大波动,所以需要严密监测。

由此可见,麻醉过程并非“打一针,睡一觉”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严密监测调整的过程。

误区二:镇痛泵会影响伤口愈合

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镇痛泵是一个术后控制镇痛药物滴入的小设备,由麻醉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配制一定量的镇痛药物,术后通过静脉将药物缓慢、持续输注给患者,以达到镇痛效果。通过镇痛泵的止痛,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其术后睡眠,就包括饮食比起镇痛前也会有很大的改善。另外,疼痛减轻后,患者还可以早点下床活动,这样更有利于身体恢复、伤口的愈合。所以呢,镇痛泵的使用不仅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反而还会加速其愈合。

误区三:麻醉后会使人反应迟钝

麻醉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将麻醉药注入局部组织内,阻滞的是局部神经末梢。因为麻醉药物不进入血液,所以不会影响人体大脑,也不会造成患者麻醉后反应迟钝。

全身麻醉。通过呼吸道吸入和(或)静脉、肌内注射等方法使麻醉药物进入体内,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从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麻醉全称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麻醉方法确实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抑制(或打击),但是大多数麻醉药物会在短时间内经肾、肝、呼吸排出体外,不会影响人的智力。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发生,如部分老年人大手术后记忆力、学习能力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大多数患者是可以逐渐恢复的。这可能与年龄、麻醉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并不一定都与麻醉药物有关。

误区四:麻药会影响哺乳

这个当然不会。局麻药物主要集中部位,对附近神经起抑制作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量极少,另外通过血乳屏障进入母乳中的药物,更是微乎其微,不值一提!就算是全身麻醉,>95%的麻醉药物也会在6小时内通过肝脏、肾脏、呼吸等方式排出体外,所以并不会影响哺乳。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手麻科)

上篇:关于口腔溃疡需要知道的事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4/26/012860.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