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山西昔阳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年04月29日

山西省昔阳县以“七型引领、百村创建、业兴人和、城乡共富”为总体思路,锚定创建“千万工程”省级试点县目标,重点抓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三大工作,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打造精品示范点

我的村庄我建设

春雷乍动,万物生长,三晋大地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位于昔阳县沾尚镇的沾尚村重点围绕突出“水文化”,打造精品示范点,致力于写好写长“水文章”。目前,村里正在对潇河沾尚段的河道开展清淤工程及村内垃圾清理工作。“我们沾尚镇制定了‘13465’发展思路,申报了一个精品示范村和三个提档升级村,分别作为三条沟域廊带的发展核心,并依托这4个村的各自特色分别做了精心规划,实现美丽乡村向和美乡村的精彩蝶变。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围绕‘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要求,持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业生产链条、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推动农村‘生活、生产、生态’融合发展,奋力‘建设美丽乡村、做强富民产业、创造美好生活’。”沾尚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昔阳县东冶头镇也是一派大干快干的火热景象。东冶头村作为全镇的精品示范村,这几天全村正在开展“我的村庄我建设”行动。东冶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眭丽平介绍道,“要发动群众引导家家户户增加绿植、种植月季等花卉,打造美丽庭院,实现‘街巷净、庭院美’。同时,村里还要对各街道、商铺门面进行美化亮化,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工程、促进共同富裕的民心工程。

聚焦“宜居”

科学推进绿色乡村建设

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全面整治,引深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抓好拆违治乱、“花园乡村”“艺术乡村”三大行动,实施水、电、路等“十大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开展“我的村庄我建设”“最美昔阳”系列“两大活动”,推进“育林、护山、治水、绿田”四大任务;提档升级“日间照料中心”“卫生室”“电商物流”“留守儿童之家”等服务站点。全县231个行政村按照“名村示范、工农互补、生态康养、古村盘活、景区联动、城郊融合、集聚提升”“七型”模式,分类打造、梯次推进,建设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线路,引领农文旅融合示范先行。

聚焦“宜业”

夯实乡村建设产业根基

一产方面,持续走好有机旱作特优路子,以13条沟域产业廊带为主战场,重点培育肉牛、生猪等8大循环全产业链,实施百个农业项目,每年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100 家以上,扶持1000 户以上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二产方面,全力构建“美丽花园”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区三园”,扶持做大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三产方面,持续叫响“最美昔阳红”文旅品牌,重点推进红旗街、步行街、武家坪、皋落古街四大特色街区和大寨5A 景区、崇家岭国际滑雪度假区、“二月河”文学艺术小镇、龙岩大峡谷等十大重点文旅项目,结合文旅赋能大县城建设,大力发展“旅游+”多元业态,推动一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聚焦“和美”

不断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建好“一堡垒五中心”,构建乡、村、组、户四级联动治理机制,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搭建“大寨村晚”群众舞台,常态化开展群众文艺展演。完善“美德银行”运行机制,推行“孝心+服务+实践”积分机制,用“小积分”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推广“幸福+码”志愿服务,打造“理论我来讲”“美德我传承”“青年+”等服务品牌。打造“昔心解忧”矛调品牌,用好矛盾调解室等各类载体,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事事有人管,管就能管好的目标,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新时代新征程,昔阳县将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张颖 李东芝)

上篇:没有了
下篇:山东东阿: 西瓜种植成了“甜蜜”产业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4/29/012480.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