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常见原因、防范措施及处理方法

作者 □ 闫丹丹
2024年05月22日

针刺伤是指由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刀片等医疗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一类职业暴露,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和生命健康。

一、发生针刺伤的常见原因

1.人为因素。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疏忽、疲劳或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等原因,未正确使用利器盒。

2.操作行为因素。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操作流程不规范等均会造成针刺伤。例如:回套针帽、徒手传递手术缝合针、直接用手弯曲缝合针、安装刀片、将各种锐器随意丢弃等。

3.对针刺伤没有足够的认识,防范意识差。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害不重视,甚至认为被病患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感染病毒的发病的几率是很小的,不做正规处理。

4.工作环境及护理患者的不配合。操作环境照明采光不良,狭窄,操作台面不平整等,同时还有患者的不配合都会造成针刺伤的发生。

5.缺乏专业知识培训。缺乏针刺伤相关的防护教育的培训及医务人员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依从性差。

二、防范措施

1.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合理配置人员,以免忙中出错。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改善手卫生的非手触式水龙头设施;为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工作服、帽子、口罩、不易穿透的橡胶手套等。

2.正确处理利器,严格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禁止回套针帽;禁止用针头进行二次穿刺;禁止直接传递锐器物品;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和针管,正确使用锐器盒,锐器盒应放在固定位置,收集2/3满时停止使用,立即更换。

3.推荐使用安全型针具。

4.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与指导,增强防范意识。

三、针刺伤的处理方法

1.挤。立即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

2.冲。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伤口,时间不少于2-3分钟。

3.消毒。使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

4.报告。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24小时内填报针刺伤发生报告记录。

5.追踪评估。对暴露源及暴露者的HBV、HCV、HIV等病原体血清标注物进行查验,评估暴露相关因素,并综合评估暴露者感染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下一步预防用药方案。对已发生针刺伤的人员,定期进行血源性和体征性追踪监测与记录。

6.改善。对针刺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订改进措施,开展持续质量改进。

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了解其发生原因及正确处理伤口是保障工作人员健康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针刺伤的发生,为工作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河北省新乐市第二医院)

上篇:房颤并发脑栓塞的预防方法
下篇:消毒供应室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5/22/012088.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