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一面镜子,照见走过的足迹。
那是1994年,我刚从山西省委组织部在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青年干部班结业,回到省供销社机关不久。
当时,我在省供销社担任一个正处级的办公室副主任职务,并兼任《中国商报》山西省记者站站长。分管的事项不算少,但主要是负责对外宣传和公文资料的撰写。
有一天,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史超书找我谈话,拟派我到《市场信息报》担任社长。
实话说,当时,我并不愿意接受。因为我从小就在供销社、商业局工作,从统计、物价、出纳到办公室资料撰写,与商业局、供销社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更何况我在省供销社干得很顺心。另一方面,当时我也确实对报社不怎么高看,单位小,自负盈亏,办公条件也很差。我主要担心,一旦驾上这个辕,很可能一辈子就拉这个车了。
事情果然如我当时所料。我驾起这个辕,拉着这个车,走过了整整20年的岁月。
这20年时间,我把《市场信息报》从每周一刊4版报,办到了每周五刊16版报。也就是说,我双手拉着这个报社,一步一步硬是把它拉扯大。它曾经宛如一棵生长在田野里的草本野花,没有人专门给它浇水和施肥,完全靠自身的生命力,摇曳着春夏秋冬。它也曾像一棵在风雨中展示最美姿态的野蔷薇,浑身的枝头,缀满花朵,伸向全国各地,绽放着美丽,散发着芬芳,令业界羡慕。
峥嵘岁月,屡屡回首。那一步步维艰的步履,那一个个与我共事的人,那一件件亲身经历的事,许许多多,林林总总,或被淹没在了岁月的长河里,或仅仅成为一壶老酒后的谈资笑料,抑或故事轮廓历历在目而细节已经化为云烟了。当然,有些事是铭心刻骨的,经常像走马灯似的,在眼前转来转去。其中一件,就是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变更那件事。
当传统纸质媒体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重大冲击,《市场信息报》这样的草根报纸,越来越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威胁。报纸正常出版和报社正常运转,直接关乎到报社全员职工的吃饭和生计。为此,当时报社曾经采取过一系列不得不采取的重大措施,而且,时间证明了那些措施非常必要。最后那步棋,就是让报纸成为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的新闻媒体,以适应媒体融合的新趋势。
想法非常好,办起来却相当难。《市场信息报》主管和主办单位的变更,直接的审批权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说实话,刚开始,每想到这个事就顿感头大。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难办的一件事。甚至在整个过程中,有好多次几乎陷入绝望,有好多次已经打起了“退堂鼓”。所以,我这辈子永远难忘那时候帮助过我的人,永远难忘那时候帮助过报社的人。从开始办到办成功,时任山西广播电视台台长的李海渊和副台长刘英魁;时任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的梁宝印和报刊处副处长郭世平;时任太原市市长的张兵生;前《人民日报》副总编张虎生,他们当时都无私地给予了热情的帮助。这里,由衷地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市场信息报》4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写下这些文字,再次向我一生中耗费最佳年华、付出最多心血、留下最深记忆的20年,向这20年中曾经有恩于我的领导和相儒以沫的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