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凝血七项各项指标及意义

作者 □ 程京京
2024年06月19日

凝血七项是指一系列用于检测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抗凝血酶-3(AT-3)和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这些指标在凝血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它们的异常值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

1.凝血酶原时间(PT): 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是否正常的敏感指标,正常值超过31秒(免疫比浊)。如果PT延长,说明患者可能有先天性缓慢型凝血因子缺乏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比如,肝脏疾病导致纤维蛋白原减少或华法林过量。如果PT缩短,则可能为药物影响如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应用。

2.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 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敏感指标。正常范围是35-47秒。该值明显延长见于活化蛋白C抵抗者、抗凝治疗过量、肝素作用过强等。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主要用于筛选血友病甲患者及其供血者,辅助判断PT明显延长的原因是否为纤维蛋白原缺乏。

3.凝血酶时间(TT): 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是否正常的敏感指标。该值明显延长见于消耗性凝血病,如重症肝炎、重症结核病、DIC等。

4.纤维蛋白原(FIB):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正常值为2-4g/L。FIB升高可见于生理性变化(分娩、剧烈运动后、情绪变化后),也可见于病理性升高(如感染、风湿性疾病、烧伤、恶性肿瘤等),以及药物性升高。FIB降低见于肝功能障碍、遗传性纤溶症、动脉粥样硬化症等。

5.D-二聚体(D-dimer): 是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以反映继发性纤溶活动的程度,是诊断继发性纤溶症和血栓性疾病的特异指标。增高可见于感染、恶性肿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溶栓治疗等。

6.抗凝血酶-3(AT-3): 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酶之一,对抗凝血酶起到抑制作用,可以抑制凝血酶的生成,从而阻止血小板聚集和交联纤维蛋白的形成,防止血液凝固。AT-3降低常见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及重症肝脏疾病。

7.血小板聚集率: 是指血小板在诱聚剂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的能力,可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状态。高聚集率可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等疾病。

总的来说,凝血七项的各项指标异常值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风险,如血栓形成、出血等。因此,定期进行凝血七项检查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潜在疾病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保定市妇幼保健院)

上篇:心律失常的日常护理方法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6/19/013615.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