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骨折,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很多情况下都可能会引起人体出现骨折,比如运动扭伤后出现骨折,或由于外力冲击出现骨折。
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再加上现代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影响,老年人出现骨折的几率也越来越高。但是,很多人只是听说过骨折这种疾病,对其并没有深入了解。那么到底什么是骨折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骨折的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什么是骨折?
在正常情况下,骨头是具有一定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最大承受力度,但如果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作用在骨骼区域的力量超过其本身能够承受的最大力度,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会被破坏,这种现象就是骨折。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老年骨质疏松群体中,出现骨折的风险要远高于普通人。一般来说,根据骨折之后与外界相通的程度,可以将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其中,开放性骨折是指在骨折之后,骨骼会撑破局部区域的黏膜或皮肤,将骨折区域暴露在外;闭合性骨折是指在骨折之后,局部区域的黏膜或皮肤仍然较为完整,不会暴露在外。根据骨折的程度不同,也可以将骨折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其中完全骨折是指骨骼的连续性、完整性受到全部破坏,不完全骨折是指骨骼的连续性、完整性没有被全部破坏。除此之外,根据骨折后位移的风险,还可以将骨折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二、骨折有哪些病因?
1、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引起患者出现骨折的罪魁祸首,大多数骨折患者都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外力作用也可以分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其中直接暴力是指骨折发生在力量直接作用的部位,比如上肢受到撞击,引发骨折;间接暴力是指由于旋转、杠杆、传导等作用,导致暴力作用于患者的其他部位引发骨折,比如摔倒后手掌撑地导致桡骨远端骨折。
2、积累性劳损:积累性劳损也是骨折出现的常见病因之一,由于反复、大量且长期的骨骼应力作用,导致骨骼出现损伤,从而引发骨折。比如,在长跑或长距离行走后,下肢局部区域受到较长时间的应力作用,从而引发骨折。需要注意的是,积累性劳损属于稳定性骨折,不会出现移位。
3、骨骼疾病:除了暴力作用和积累性劳损以外,骨骼疾病也是导致患者出现骨折的重要因素,包括骨质疏松、骨髓炎等等。但是,骨骼疾病并不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骨折,而是会增加暴力作用后出现骨折的风险,甚至轻微暴力影响就会导致患者出现骨折,比如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跌倒后很容易出现骨折。
三、骨折有哪些症状?
1、局部疼痛:在骨折之后,局部疼痛是患者最主要的表现症状之一,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骨折,都会给患者带来较为明显的疼痛感。因此,对于骨折患者来说,镇痛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抑制患者的疼痛感。
2、局部肿胀:在骨折之后,除了疼痛以外,患者的局部区域还会出现肿胀。比如,在上肢出现骨折之后,上肢局部区域会出现明显的淤青或血肿,这正是因为骨折附近部位出血,引起软组织受损或血肿形成,从而引起的肿胀现象。
3、功能障碍:在出现骨折之后,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功能障碍,只是功能障碍的程度不同。比如,如果患者属于完全骨折,其骨折区域几乎失去了所有活动能力,无法像平时一样自主活动,而如果患者属于不完全骨折,包括嵌插骨折、裂纹骨折等等,其功能障碍损失并不严重,但是仍然会伴随明显的疼痛感。
4、局部畸形:在出现骨折之后,部分患者的局部区域还会出现畸形表现。比如,在手指骨折之后,即使属于闭合性骨折,患者的手指部位仍然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弯曲,这是骨折部位出现移位,改变局部正常形态导致的,需要及时实施治疗。
5、伴随症状:除了上述症状以外,骨折患者还会出现一些伴随症状。比如,如果患者的骨折过于严重,属于开放性骨折且出血量多,患者可能会由于大量失血或剧烈疼痛而引发休克。如果患者属于开放性骨折并伴随感染,可能还会出现发热症状。
以上就是骨折的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