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让“三下乡” 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黄宗跃

2024年07月10日

6月26日,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举办。在当天的“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中,来自宣传、文化、科技、卫生、教育、农业、司法行政等数十个部门的专家和志愿者开展了理论宣讲、科学知识普及、医疗义诊等各类服务,文艺工作者为群众表演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相关专家和志愿者还将走村入户,把农技、法律、健康等方面的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身边。

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倡导文明生活。1996年12月,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走过20多年的“三下乡”活动,已经成为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卫生素质的“民心工程”。今年3月,中央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4年“三下乡”活动,提出要着眼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培育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以“三下乡”活动为契机,坚持根植“三农”、服务“三农”,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供给、更好服务群众需求,让“三下乡”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也要铸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顺应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下乡”既要提升广大农民精神面貌,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又要满足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持续整治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到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开展新技术创新、示范、推广工作,再到促进健康乡村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化乡村环境整治,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理念……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有利于更好地筑牢乡村振兴之基,孕育乡村好风尚。把文化科技卫生大餐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身边,让农民群众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享受到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才能充分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农村需要什么、农民的需求在哪里,就要将工作开展到哪里。立足新时代,让“三下乡”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新期待,就要求真正以农民需求为“风向标”,精准对接群众的急难愁盼,全力推动从“有什么送什么”到“缺什么送什么”的深刻转变。一方面,要在“下”字上用力,充分发挥“三下乡”活动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倾斜,紧盯农民需求,把农技、法律、健康等方面的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身边。另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切实帮助乡村解决发展中的急难愁盼,及时化解乡村基层治理矛盾,既要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要帮助群众学知识、添技能、长本领,持续推动“三下乡”工作提质增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同样在农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推动“三下乡”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更好发挥“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要加大力度为群众提供送政策、送岗位、送项目、送技能、送信息的“清单式”服务,注重培育农民的理念更新和技术创新,在“输血”的同时增强“造血”功能。也要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宣讲活动,持续增进人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扎实开展新技术创新、示范、推广工作,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乡村道德水平、法治素养和文明程度。

“三下乡”活动接地气、冒热气才会聚人气。心系群众,深入基层,把文化、科技、卫生坚持不懈地“送”下去,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活起来、农民综合素质一天天高起来,我们就能凝聚起亿万农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共识,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崭新篇章。

上篇:没有了
下篇:零容忍 农村学生营养餐岂能“缺斤少两”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7/10/014847.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