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急诊内科患者的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

□ 邓 娜

2024年07月10日

急诊内科患者通常面临生命威胁和身体痛苦,这些压力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了解并关注急诊内科患者的心理健康,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护理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急诊内科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心理健康问题

1. 焦虑与恐惧:急诊内科患者通常面临突发的健康危机,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极度焦虑和恐惧。恐惧可能进一步加剧患者的身体应激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2. 抑郁与沮丧:面对生命威胁和长期病痛,急诊内科患者可能会感到沮丧和无助,进而导致抑郁情绪。长期的抑郁情绪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过程。

3. 自我形象认知问题:急诊内科患者可能因为病情而改变日常生活,导致自我形象认知问题,如自我否定、自卑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睡眠障碍:急诊内科患者可能因为疼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而出现睡眠障碍。长期的睡眠障碍可能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

二、应对策略

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担忧,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这种关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信心。

2. 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轻恐惧和抑郁情绪。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治疗。

3. 家庭与社会支持:家庭和社会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与关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庭成员的陪伴和关爱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4. 睡眠干预:医护人员可采取适当的睡眠干预措施,如调整作息时间、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夜间疼痛等,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5.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医生可考虑开具适当的抗焦虑、抗抑郁和镇静药物,以帮助患者缓解情绪问题。但应注意药物副作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6. 心理治疗: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可考虑引入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应对能力。

急诊内科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了解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家庭与社会支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急诊内科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单位:固安县人民医院)

上篇:肺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下篇:小儿发烧的常见问题与护理策略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7/10/015073.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