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企业内控视域下灵活用工平台业务风险防控问题研究

作者 □邱子桐
2024年07月26日

灵活用工模式具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满足人们多元化就业需求的效用,灵活用工平台作为新兴经济业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分析了灵活用工平台在运营中面临的业务风险挑战,包括涉税相关风险、业务承接的合规性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接着从平台企业内部控制的视角,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提出平台企业风控体系建设的建议,旨在减少灵活用工平台的运营风险。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各类经济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配置生产资料,极大地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和灵活匹配。近年来,许多企业在降本增效的驱动下,用工理念逐渐从“人员为我所有”到“人员为我所用”。个人劳动者的择业观也日渐开放和多元化,愿意发挥个人特长、利用自有时间获取更多收益。灵活用工逐渐成为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中被广泛采用的方式。

灵活用工平台作为资源配置的中间方,为人力资源的供需双方——企业和自由职业者提供服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且当前尚缺乏对于此类新经济业态的对口治理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认知尚不成熟,灵活用工平台的合规运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一、灵活用工平台面临的业务风险

1、涉税相关风险

上游发包方通过网络在灵活用工平台发布业务分包需求,若平台方不加识别和区分,不能及时发现虚假业务、价格虚高业务,盲目进行承接,且未严格审查最终业务成果的匹配性,对虚假业务进行了结算和发票开具,则将触碰涉税合规的红线。此外,灵活用工平台还需要识别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谨防企业股东、高管、员工利用平台拆分收入,若个人利用灵活用工将原本属于股息分红、工资薪金的收入转化为提供服务的自雇性质所得,平台上对应的业务流并未匹配真实的分包内容,也会为平台带来所得性质错配风险和虚开发票风险。

2、业务承接合规性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了各类新型商业模式,尤其在电商领域,通过社交平台、网络电信进行裂变式营销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此类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C端个人进行社交式、碎片式营销,从工作灵活性上看,非常适配灵活用工的模式。但是,部分涉传、涉诈、洗钱等不合法不合规的业务也逐渐披上互联网营销的外衣,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业务,合规性变得难以界定,若不能准确识别涉传、涉诈、洗钱等业务,则可能会被卷席到参与非法业务的链条中。

3、信息安全风险

平台作为信息传递的中间方,也将会留存大量企业主体信息、交易流信息、个人身份信息等。信息安全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2021年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基本遵循,强调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若灵活用工平台未注重信息防火墙的建设而导致企业或个人的敏感信息泄露,或违规收集、储存、使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获利,则会为平台企业带来信息安全相关的合规性风险。

二、企业内控角度对灵活用工平台企业搭建风控体系的建议

灵活用工平台的合规运行涉及税务规则厘清、业务合规性判断、信息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的考量,需建立长期机制对每个风险点进行识别和控制,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给予灵工平台搭建风控体系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树立风控意识,以合规为前提开展业务。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建立风控体系的土壤,企业需制定明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搭建行之有效的风险治理结构,并设置独立于业务部门的风险控制机构,对违规行为进行专门的识别和监督。对内加强平台企业从治理层、管理层到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也需对入驻平台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合规性普及。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弥补部分风控规则的不足,用软性的价值导向要求规范平台从业者和使用者的行为。

2、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标准

要进行业务风险的防控,首先需要对风险的种类、重要性程度进行识别和评估。灵活用工平台应当建立分行业、分场景的准入标准,明确灵活用工平台可承接的业务范畴。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炼涉及风险的行业、企业、人群的特点,积极寻求外部数据库的信息补充,例如提前排除涉传、涉诈、洗钱相关业务,识别企业的法人、董监高、股东、正式员工等人群,对风险高发的行业和场景进行标记和预警,以便确保能够及时识别风险。

3、保障风险控制活动的持续有效实施

在风险控制体系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灵活用工平台的主流程时序,结合主流程的实操节点,在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在事前识别并排除高风险业务,事中进行业务流信息审核,对异常数据进行标记和核实,事后进行穿透性检验,对业务风险漏洞及时进行纠正和弥补,形成控制闭环。

4、打造通畅的信息与沟通路径

灵活用工平台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外信息沟通机制。包括维护平台与监管部门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最新监管要求,并利用平台信息化接口高效共享涉税相关信息;风控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机制,避免出现故意隐瞒、歪曲事实的情况;风控部门与产研部门的沟通机制,以精准、及时传递风控需求,构建智能风控体系。

5、设置内部监督与评估机制

对风控体系的监管和评估机制是保证风控体系持续有效的必备要件,其中包括风险控制标准的适用性和准确度评估、从事前到事后控制措施的落地有效性评估、控制流程的运行是否存在合规漏洞的核查、业务开展过程中舞弊事件的监督等方面。此外,提高员工对风控合规的重视程度和认识,加强整体控制意识,也是推动风控体系不断改善和提升的重要条件。

(作者单位:重庆众乐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上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化措施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7/26/016171.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