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多数人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节奏都非常快,压力非常大,许多人会出现各种各样身体与心理问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同程度地会影响自己,严重地会导致自己无法进行正常的的生活、工作、学习等。而且自己的医学卫生常识缺乏,往往会导致自己不堪其扰。所以如果自己能掌握一些有用的医学知识,则一定会使自己的人生道路顺心如意。
谈到养生,在《黄帝内经》中涉及养生主要分四时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经络(针灸)养生等几个方面论述。其理论基础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的生态体育养生观、“形神合一”的身心和谐健康观。所以先祖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统一;强调养生分为养形和养神两个方面,形神共养。强调养生原则有:天人合一,顺应四时;形与神俱,摄神为先;动静结合,适度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今天我们选择传统运动养生方面,从传统医学的作用机理中找到真正的养生之道。
生命在于运动,《黄帝内经》在总结、汇聚先秦道家、儒家等养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独特的养生方法,包括通过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式,以达到养生防病目的。运动养生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
一、平衡阴阳: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转归等,都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如《内经》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所以,传统运动养生的作用机理,也必然寓于阴阳变化中。如对阴盛阳虚的病人,应该选择练习动功,以助阳盛阴;对阴虚阳亢的病人,应该选择练习静功,以养阴制阳。夏季练习应以静功为主,以防耗阳;而冬季练习应以动功为主,以防阴盛。病势向上(如肝阳上亢),则意念向下,而病势向下(如气虚脱肛),则意念向上。所有这些,均以平衡阴阳为目的。
二、调和气血: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之间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相辅相成关系,而且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气具有推动、防御、温煦、固摄、气化的作用,血具有营养和滋润等作用。
三、调理脏腑:中医藏象学说将人体各器官分为两大类:肝心脾肺肾称之为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称之为腑。脏腑功能状态的正常与否,决定着人体的健康状况。在传统运动锻炼中,大多数练习都是以腰为主,腰部命门是其主要锻炼之处,把命门作为意守的重要部位,这样可使命门相火旺盛,肾气充盈,肾阳相火是其他各脏腑生理活动的原动力。命门元阳之火充足,则脾阳得资,脾气健运,后天水谷精微物质得以运化,从而为人体各脏腑、经络乃至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四、疏通经络: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是联络五脏六腑的重要生理结构。肢体的活动或按摩拍打;触动气血循经络互流。百脉皆通,气血充盈,在医疗、保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情志失调是人体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情志舒畅则可使气血顺畅条达,形充体健。历来传统运动疗法注重心理的调节,通过动和静来调节精神,达到悠然、轻松、宁静的心境,使身心健康且消除不良症状。
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广步于庭”,是谓散步以怡情。冬去春来,阳气生发,万木峥嵘,为适应春季万物生发的特点,开启自身阳气的活力,清晨起床宜早,到户外空气清新的庭院,进行舒缓的散步。这是一种逍遥自在的状态下,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运动,所以这种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提高大脑皮层的功能,进而增强大脑皮层对内脏功能的调控,达到养生的目的。散步时心境要舒畅、呼吸要调匀、步履要和缓、四肢要自然摆动、衣服要保暖且宽松。
再如练习五禽戏时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协调配合。意守可以使精神宁静,神静可以培养真气;调息可以行气,通调经脉;动形可以强筋骨,利关节。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时,意守的部位也有所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区别。虎戏时要求意守命门,有益肾强腰、壮骨生髓的作用;鹿戏时要意守尾闾,通经络、行血脉、舒展筋骨;熊戏时要意守中宫(肚脐),使头脑虚静、意气相合、真气贯通,有健脾益胃之功效;猿戏时要外练肢体的灵活性,内练抑制思想活动,达到思想清静、体轻身健的目的。鸟戏时要意守气海,调达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
再以太极拳为例,练习太极拳可吐纳调气,形成形体和精神合而为一、松静自然的状态,使情绪趋于稳定平衡。太极拳正是首选的缓慢、轻松的有氧运动。太极拳等传统运动养生的优秀项目,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不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
(作者单位:山西省浑源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