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家门口”养老 如何让老年人更放心、更舒心

2024年08月02日

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推出老年助餐服务、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但从整体看,我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有的地方提供的养老服务只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无法解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而养老服务人才总量和专业性也有待提升。

居家养老的背后需要多少力量支撑?如何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放心、更舒心?记者对此展开采访调查。

老年人要什么

——养老服务应满足多样化需求

“家里老人患病卧床,不能自主进食,日常照护是一个大难题。退休以后一直由我照顾老人,深感自己照护能力不足,况且有时还要照看孙女,时间长了身体实在是吃不消。”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平阳路街道滨东社区居民任女士的话,说出了现在很多家庭在照护老年人时最担忧的问题——“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有时候我也想着把老人送到专业的养老机构去,但咨询了几家养老机构,照顾失能老人的费用每个月在1万元左右,经济压力很难承担。如果请护工上门,每个月的花费至少也要6000元,而且好点的护工不开高价根本抢不到,如今只能自己先扛着。”任女士无奈地说。

破解这一难题,意味着要为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更为精细化的照护服务。这些年,为让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更安心,民政部围绕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堵点、痛点,指导各地持续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累计完成改造148.28万户。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也更加规范。2023年,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首个国家标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发布,合理界定服务范围,规范供给主体资质条件及供给流程内容要求。《老年人居家康复服务规范》对居家康复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规范。《老年人助浴服务规范》对入户助浴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风险控制及意外事件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认为,要想更好地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最根本的是要让老年人不用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推动养老变“享老”。但当前,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以“医养结合”为例,很多居家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疾病,需要更精细的照护,但往往,社区只掌握着居家老年人的数量、家庭成员状态等信息,却忽视了居家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就医状态等。这就导致居家老年人会面临送医不及时等风险,仍需政府积极牵头,探索多样化服务模式。

人才缺口仍存在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在记者采访中,很多老年人表示不管是在家还是去养老院,都希望能得到专业的照护。

年过八旬的赵爷爷患阿尔茨海默病已有3年,找到专业合适的照护人员一直是赵爷爷家人心里的头等大事。在得知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可以为患有认知症的老人提供专业服务后,家人将赵爷爷送到了这里。“赵爷爷喜欢独处,摆弄老物件,一个人能坐一下午。”中心护理人员王淑英介绍,对于赵爷爷这样的认知症老人,护理人员会通过做游戏、触摸物体等疗法来帮助他们提升认知功能。

近年来,得益于各地努力打通养老护理人才职业上升通道,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业整体水平,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环境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养老服务人员在从业时仍面临很多现实问题:薪资待遇低、社会地位和认同度低、家人不支持等。

记者联系到曾毕业于某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我们这个行业目前所能拿到的平均薪酬较低,工作强度很高,再加上和老人打交道往往需要更多耐心,因此我的很多同学在毕业后都选择了从事其他工作,只有少部分同学会坚持到养老一线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并加快了相关人才培养的步伐。比如,2023年,民政部组织召开全国养老服务工作表彰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议,授予99个单位“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称号,授予195名同志“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称号,进一步激发各地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在全国率先试点建立省级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此外,不少地区也对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或者高中学历、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养老护理员给予入职补贴和岗位津贴……

聚合为老服务资源

——更好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

近年来,各地着力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在县(市、区)、乡镇(街道)层面发展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区域协调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扶持培育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创新发展社区助餐点、老年餐桌、社区日间照料、家庭养老床位、养老顾问等服务模式,从而更好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受访专家表示,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意味着将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在走路一刻钟的时间范围内,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社交等养老需求。此类养老服务既保留了居家养老的优点,又拓展了养老服务的范围。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指导各地根据人口分布、老龄化水平、发展趋势及资源布局,在区县层面打造一批层次清晰、机构衔接、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辖区内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全覆盖,构建‘一刻钟’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圈,让养老服务聚集在老年人身边、家边、周边,提高服务精准性、便捷性、可及性。”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说。(任欢 杨桐彤)

上篇:没有了
下篇:2024全国渔业 安全生产技能竞赛 在沪举行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8/02/016677.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