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中,上消化道出血是一个常见且紧急的情况,需要护理人员迅速、准确地执行一系列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以下将详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评估、紧急处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全面而细致的护理。
1.病情评估与紧急处理
1.1病情评估: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始于对患者的全面评估,护理人员应迅速了解患者的病史、出血诱因、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如呕血、黑便、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及神志状态,必要时使用心电监护仪进行连续监测,特别要注意患者有无休克征象,如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
1.2紧急处理:(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迅速建立两条或以上的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输液、输血及给药,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进行调整,避免输液过快导致肺水肿。(2)配合输血:根据患者病情及血红蛋白水平,及时与医生沟通,准备并输注红细胞悬液或血浆等血制品,以纠正贫血和维持血容量。(3)体位调整:患者呕血时,应协助其采取侧卧位或头低脚高位,以防血液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也应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4)止血治疗: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如奥美拉唑、生长抑素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止血,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可使用垂体后叶素等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2.一般护理
2.1绝对卧床休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活动引起的出血加重,并且要保持病房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探视和打扰,让患者充分休息,有利于病情恢复。
2.2保暖与体位:保持病房温度适宜,避免患者着凉,对体温不升的患者,可适当给予保暖措施,但需注意避免使用热水袋等直接加热方式,以防烫伤和血管扩张导致出血加重。体位上,除呕血时采取侧卧位外,平时可让患者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有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2.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呕血及便血情况,定期测量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数据,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也需注意患者呕吐物及粪便的颜色、性状和量,评估出血情况及治疗效果。
3.饮食护理
3.1禁食禁水:出血期间,患者应严格禁食禁水,以免加重出血或诱发呕吐,少量出血且病情稳定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予温凉、清淡的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但需注意控制进食量和进食速度,避免过饱或过快进食引起不适。
3.2逐步过渡:出血停止后,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和软食,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等,避免食用粗糙、坚硬、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胃黏膜或诱发再出血,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增加胃内压力。
4.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因病情严重、出血量大而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并且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5.并发症预防
5.1预防休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及时发现并纠正休克征象,休克患者应迅速给予补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并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
5.2预防再出血:加强饮食管理,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药物,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应警惕再出血的风险,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如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术等。
5.3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协助其翻身拍背、排痰等护理措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有无感染征象的出现,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6.健康教育
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向其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包括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预防措施、饮食调整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及家属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及何时就医等紧急处理措施,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通常比较紧急,所以应该及时为患者治疗和做好护理干预工作,确保其疾病的改善效果和预后状况的提升。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百色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