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梗死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患者会突然出现迅速的神经功能缺损,而且在脑梗死发生之前,心脏、脑动脉或血液系统可能已经存在异常改变,轻则肢体的麻木和乏力,严重的会引起言语不清听理解障碍,甚至会出现昏迷意识障碍。
脑梗死发病后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尽快恢复梗死区域的血液供应,才能避免梗死范围扩大,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了护理干预,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控制病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生脑梗死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患者的自主呼吸减弱、呼吸节律异常,再加上缺乏对气道的自我保护能力,非常容易发生气道梗阻、吸入性肺炎,增加低氧血症发生风险。加强气道护理是第一要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避免因为呼吸障碍加重缺血缺氧。患者出现呕吐要立即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由于呕吐物引起的窒息。
2.心肺复苏:脑梗死后可能出现休克、心搏骤停等危急状况,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术,从而恢复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情况稳定后再开展进一步治疗。
3.生命体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反映生命体征的主要指标,要加强观察的同时还要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尿量,作为治疗参考的重要依据。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通常不主张积极降压,否则过快、过早降压会加重大脑缺血、缺氧。当患者血压超过200mmHg,或者出现高血压的急性并发症,则应考虑控制性降压,将血压控制在略高于基础血压水平即可。
4.用药管理:脑梗死急性期要应用降低颅内压药物、扩张脑血管药物治疗,注意控制好输液的速度,输液期间观察患者是否有心烦意乱、输液部位红肿、发热等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可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进行双抗治疗,通过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缩小脑梗范围。
5.卧床休息:脑梗死急性期应限制活动,至少卧床休息三天,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要预防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烦躁的患者要做好安全措施,避免摔伤或者坠床,出现呕血或者抽搐的症状,应该及时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6.营养支持:脑梗死患者饮食应注意多样化,要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以多吃粗粮促进维生素B族的吸收。深海鱼类DHA含量较丰富,杏仁、核桃等也能补充脑部营养物质,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改善肠道功能,更有利于身体恢复。
7.高压氧舱治疗护理:经过专科医生详细体格检查,确定患者需要进行高压氧治疗,需按照要求签署同意书,向患者及陪同人员说明相关注意事项,确保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入舱前做详细的健康宣教,提醒患者不可带入易燃、易爆及挥发性物品,更换高压氧专用纯棉衣服进舱。叮嘱患者进舱后细心听从安排,在加减压阶段及时做好捏鼻鼓气调压动作,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要随时报告医护人员。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