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然而,由于其起病隐匿、症状多变,往往被忽视或误诊,成为了一个“沉默的杀手”。本文将围绕急性肺栓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科普,以期提高公众对其的认识和警觉。
一、急性肺栓塞的发病机制
急性肺栓塞是由于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的病理过程。这些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造成血管阻塞。当血管阻塞导致肺组织缺血、坏死时,称为肺梗塞。此外,一些慢性疾病、手术、创伤、恶性肿瘤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急性肺栓塞的风险。
二、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程度不一。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其中,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感到呼吸急促、气不够用。胸痛则多表现为胸膜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肩部或背部。咯血通常出现在发病后24小时内,血量较少。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心悸、发绀等症状。
三、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方法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首先,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特别是是否有长期卧床、房颤、慢性心肺疾病等危险因素。其次,通过胸部X线、肺动脉造影、磁共振成像(MRI)、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手段,观察肺部与心脏结构是否改变,了解局部血液循环情况,明确病情严重程度。最后,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急性肺栓塞。
四、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目的是抢救生命、稳定病情、恢复肺血流再通,并防止进展为慢性肺栓塞。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
1.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急性肺栓塞的基本治疗方法,旨在预防血栓进一步发展和肺栓塞的复发。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等。在抗凝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
2.溶栓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考虑溶栓治疗。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可加速血栓的溶解,恢复肺循环功能。然而,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需要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进行。
3.介入治疗:对于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选择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包括机械碎栓、导管溶栓和血栓抽吸等方法,旨在迅速清除肺动脉内的血栓,恢复肺循环功能。
4.外科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患者病情严重且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方法控制时,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肺动脉血栓切除术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等。
五、急性肺栓塞的预防措施
预防急性肺栓塞的关键在于减少危险因素和及时发现并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鼓励减肥、适当运动:肥胖和缺乏运动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避免长时间卧床: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血液淤滞和静脉内皮损伤,从而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抬高下肢、穿加压弹力袜等。
3.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积极控制这些基础疾病对于预防急性肺栓塞具有重要意义。
4.使用药物预防措施: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大型手术后、恶性肿瘤患者等,可使用药物预防措施如皮下注射小剂量肝素、低分子肝素等。然而,在使用药物预防措施时需要注意出血风险。
5.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公众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和警觉性,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于出现疑似急性肺栓塞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六、结语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其起病隐匿、症状多变的特点使得其往往被忽视或误诊。因此,提高公众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和警觉性至关重要。通过了解急性肺栓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作者单位: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