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重症ICU患者基础生命体征监测与营养支持护理技巧

作者 □ 高煜琼
2024年09月04日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内专为病情严重或需要密切监护的患者设立的场所。在ICU中,护理人员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其中基础生命体征监测与营养支持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将分条阐述这两项护理技巧,以期为医护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基础生命体征监测

基础生命体征监测是ICU护理工作的基石,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的持续观察与记录。

1.体温监测:体温是反映机体新陈代谢和感染状态的重要指标。ICU患者应定期测量体温,特别是对于发热或低体温的患者,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体温。

2.脉搏监测:脉搏反映了心脏功能和循环状态。通过心电监护仪进行持续脉搏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率、心律等信息,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3.呼吸监测:呼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ICU患者应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呼吸节律以及呼吸音,以评估呼吸功能。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需采取相应的呼吸支持措施。

4.血压监测:血压是反映循环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使用血压计定期测量血压,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变化趋势,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此外,还需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尿量等其他生命体征指标,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监测设备的操作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营养支持护理技巧

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增强患者抵抗力,加快康复进程。

1.营养风险评估:进入ICU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确定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启动早期的营养支持治疗。

2.肠内营养:对于胃肠道功能尚可的患者,肠内营养是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通过鼻胃管或鼻空肠管将营养液注入患者胃或空肠,利用肠道的吸收功能供给营养。肠内营养的优点是可以维护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肠道蠕动与分泌,减少肠源性感染。

3.肠外营养:对于胃肠道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肠外营养是必要选择。通过静脉输液将营养液直接输入血液循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肠外营养需注意避免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4.个体化营养方案:营养支持治疗应是个体化的,根据不同患者的代谢需求和病情特点制定营养方案。医护人员需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确保营养支持方案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重症ICU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监测与营养支持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医护人员需掌握相关护理技巧,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河北省井陉县中医院)

上篇:浅谈肿瘤的早期症状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9/04/018808.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