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擦亮心灵窗户,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 □郑州财经学院 曲虹玥
2024年09月30日

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行为表现也更符合社会价值观,更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尊重和认可。本文以一起真实的心理案例,直入关键点,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实施方法,尝试从辅导员角度为有关的工作提供经验与启示。

(一)案例简介

高某,男,2019级学生,独生子,普通家庭。该生大一入校,进行新生心理普查时被列为高危人群。辅导员得到学校心理中心的反馈后,立即约谈学生,在建立信任关系后了解到,该生小学时父母离异,父母随后又各自组建新家庭,其长期与奶奶生活。随着年龄增长,该生心思越发细腻,想的多,初高中时,多次发生危机事件。进入大学,该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期待,想改变自己的状态,想参与各种学生活动,想结交新朋友,但不敢实施。该生自述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敏感、多疑、自卑,同时对自我要求高。

(二)案例关键点

该案例是由原生家庭关系引起的学生敏感,自卑进而不适应社会活动的问题,如何调节学生敏感自卑的心理,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和学校是问题的关键点。

(三)解决思路

搜集资料并分析情况:通过与学生交谈,深入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状态;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保持沟通,掌握学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表现;与学生家长和室友进行交流,核实学生所述情况的真实性。

向领导报告并协商方案:立即向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并在校心理中心进行记录备案。并与校心理中心共同监测学生状况,共同商讨出解决方案。

加强保护措施,确保学生安全:鉴于该生当前的状况,要求班委及舍友对其予以密切关注。特此召集宿舍成员进行会谈,避免触及该生的敏感话题,以保证该生的安全,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辅导员。

联络家长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汇报学生当前状况,并与家长保持沟通,确保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四)具体措施

1.深入交谈,全面了解

首先,辅导员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之前的情况。接着,辅导员开展班级团建活动,成功打开高某的心扉,高某表示,自己父母离婚之后,都重新组建家庭,他感觉父母不够关心自己,自己是多余的。到大学之后,高某想融入同学,不想再成为“多余”的一个,但总是在和同学交流时,小心翼翼,怕得罪同学。交谈后,辅导员发现高某是一个敏感自卑的学生,在面对父母以及同学时总是会通过一些“手段”来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关心,久而久之,该生变得敏感多疑,自卑,手臂上一条条的伤痕就是最好的证明。

2.找到问题的关键,针对性解决

通过前面的了解,辅导员首先,安排班委密切关注该生,有任何问题,随时向辅导员汇报。接着,辅导员将该生的近期情况全部告知家长,并告诉家长该生现在想积极改变自己的现状,希望家长每周抽出时间关心该生,和学校共同帮助该生,让其走出困境,最后,辅导员让该生加入自己所带的社团,在课外活动中引导该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帮助其追求有益的爱好,让其广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在节假日的时候给该生准备一些小礼物,让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以此,增加该生的自信,同时助力其拥有爱自己和别人的能力。

3.以点及面,群体普及

在解决高某心理问题的同时,辅导员也采取了以点及面的群体普及方式。首先,辅导员组织了一次心理主题班会,分享一些心理辅导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心理,并告知学生,心理问题非常普遍,并且治愈率非常高,不要害怕自己的心理问题,若有异常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接着辅导员,让同学们玩卡片描述的游戏,通过该游戏让同学们正视自己的心理,不再逃避。

(五)经验启示

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要运用好三个协同育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做好学生后期的跟踪追访。

1.师生协同育人

依靠学生干部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学生干部深植于学生群体之中,对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加强与学生干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加两者之间的粘性,便于及时掌握全体学生动态。辅导员也应通过学生干部密切关注并跟踪特殊群体,共同营造和谐班集体。

2.家校协同育人

学校应在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汇报学生的情况。鉴于学生心理问题单凭学校之力难以妥善处理,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更有效的解决问题。家长作为学生坚强的后盾,其配合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组织协同育人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党团及班级活动,利用各种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校、老师及同学的关心关爱,联合党、团和班级组织,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让学生主动融入集体。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心理知识的普及工作,同时,应持续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并监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学生心理困扰,预防潜在的危机事件。确保心理危机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防患于未然。

5.跟踪追访

从长远发展来看,学生的危机状态呈现出持续且连续的特征,即便在一次危机干预取得成功之后,仍需对学生进行持续的监测。辅导员应密切观察学生的情况,并定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旦出现新的情况,应立即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转介,以防止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

项目来源:郑州财经学院2024年度校级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ZPY2024023。

上篇:没有了
下篇: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09/30/019854.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