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教学的过程中,基于服务产业的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重要的培养目标。高职学校以及教师要深入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积极在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提升消防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技术能力、职业道德以及思想水准,让学生能够在熟练掌握基础消防技术的同时,发展自身的职业能力,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服务产业结构现状,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为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教育提供参考。
传统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学生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因此,学校要基于服务产业结构,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开展课堂实践,让消防技术专业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专业内容要点,培养其技术能力。同时,教师应当结合当前的教育问题和需求,不断对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教育流程和计划进行调整,让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能够结合起来,推动教学效果的升级。
一、明确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明确服务产业结构下,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第一步。因此,高职学校应当牢固树立服务产业结构的人才培养理念,分析当前服务产业结构下,社会对建筑消防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同时,高职学校应当在内部管理过程中,不断增加教师培训和教育的机会,从而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和教学观念,让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落实到位。比如,高职学校可以针对市场现状进行调研,并对其他高职院校进行走访研究,从而了解不同地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差异,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实践导向。
建筑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让学生拥有突出的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对于推动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消防工程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明确深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教育提供支持,从而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设计、完善、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实践活动
科学的校企合作实践活动能够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提升教学实践水准有积极作用。因此,高职学校应当将“专业调整—专业优化—专业再调整—专业再优化”的模式作为专业建设不断深化的路径,从而保障校企合作教育优势的实现。同时,高职学校可以通过多门专业课程联合授课的方式,更深层次地投入到校企合作中,完成政府行业企业资源的整合,让校企合作教学能够持续运行下去。高职院校可以结合企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数据,将项目实践以及定岗实习活动进行调整完善,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素养的发展和教育提供支持。
三、基于服务产业结构进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课程优化
高职院校要对建筑消防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优化调整,并基于产业结构,选择真实企业项目作为实训内容,在优化公共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提升课程的教育效果和质量。同时,教师应当针对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综合性创业教育需求,开展专门的课程内容,让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和专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发展学生的专业素养。高职学校还要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构建专业的数据库,对服务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升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效性,让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落到实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落实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评价
高职院校要重视专业教学评价分析,并抓住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效果评价三个关键环节,了解实际的教育情况。同时,学校要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保障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结果,中职学校要对教学细节和管理细节进行优化,明确教师队伍的职责范围,让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符合教学实际,从而提升课程教育质量,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明确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基于这一目标,积极设计、完善、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实践活动,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立足服务产业结构进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课程的优化,并落实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评价,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稳步发展,为教育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