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隐秘的痛”: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 □ 安哲
2024年10月30日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妇科疾病,其特点在于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及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这一疾病虽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却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给患者带来深重的身心痛苦。以下是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几个关键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隐秘的痛”。

1. 定义与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包括卵巢、盆腔腹膜、输卵管、宫骶韧带等,甚至可能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如肺、膀胱等。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广泛认可的是“种植学说”,即子宫内膜碎片通过经血逆流或其他途径种植在盆腔或其他部位,并随激素水平波动而生长。

2. 症状表现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多发生在月经开始前1-2天,月经第1天最严重,之后逐渐减轻。

不孕:内异症患者不孕率高达40%,与盆腔微环境改变、免疫功能异常及卵巢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性交痛:当内膜异位至盆腔、直肠等部位时,性交时可引起疼痛,严重者影响性生活。

月经异常:月经失调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严重时会导致贫血。

其他症状:如肛门坠痛、经期腹泻或便秘、血尿、咯血等,这些症状取决于异位内膜侵犯的具体部位。

3. 病因与诱发因素

内异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炎症感染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其中,经血逆流被认为是主要诱发因素之一,特别是在经期剧烈运动、房事等行为时,更易导致经血逆流至盆腔。此外,多次宫腔操作、分娩时的手术操作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4. 诊断方法

内异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妇科检查、血清CA125水平检测、B超检查及腹腔镜检查。其中,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5. 治疗方法

内异症的治疗目标是减少和消除病灶、缓解和解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避免复发。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等。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抑制卵巢功能来阻止异位内膜的生长,而手术治疗则主要切除肉眼可见的病灶。

结语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虽在形态上呈良性,但其行为却类似恶性肿瘤,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通过了解其发病机制、症状表现、病因及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于疑似内异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检查,积极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作者单位: 河北省定州市妇幼保健院)

上篇:没有了
下篇:难产与顺产的区别以及难产的特点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10/30/020818.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