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普外科伤口护理全攻略

作者 □ 何银春
2024年10月30日

伤口愈合是外科手术后恢复的重要过程,正确的护理方法能显著促进伤口的愈合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从清洁消毒、预防感染、饮食调理到局部护理的普外科伤口护理全攻略。

1.清洁与消毒

当皮肤受伤时,首要任务是清洁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使用流动的清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伤口,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之后,使用医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杀灭细菌,防止感染。对于浅表性伤口,如划伤、擦伤,这些基本处理通常足够。但对于深度伤口,如刀伤、裂伤,应尽快就医进行缝合,并遵医嘱定期更换无菌纱布和药膏。

2.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是伤口护理的重中之重。手术前,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静脉输注抗生素药物,如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以预防切口感染。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使用灭菌盐水冲洗切口,去除局部细菌和坏死组织。术后,患者应按时使用碘伏、酒精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但需注意酒精不能用于开放性创口,以免刺激创面。同时,保持伤口的干燥与清洁,避免随意揭开覆盖伤口的纱布。

3.科学饮食

科学饮食对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患者应摄入适量蛋白质、维生素C、锌、铁等营养物质,以促进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蛋白质是伤口愈合的基础,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锌则参与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过程。

4.局部护理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恰当的局部护理能促进愈合。对于浅表性伤口,可以使用抗菌药膏,如红霉素软膏,降低感染风险。对于深度伤口,需按时更换无菌纱布和药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伤口裂开。在伤口愈合初期,使用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后期则可使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加速愈合。

5.功能锻炼与休息

术后适当的休息对于组织恢复和愈合至关重要,但长时间的静卧也不利于血液循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性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对于肢体部位手术的患者,应避免负重及大幅度运动,而对于其他部位的手术,可以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

6.注意事项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伤口,以免形成色素沉淀。避免用手触摸伤口,以免感染。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和细心呵护。

通过正确的清洁消毒、预防感染、科学饮食、局部护理以及适当的功能锻炼,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

上篇:从药品分类到使用禁忌:药剂科全面解析用药知识
下篇:从中医角度看脾胃:调和五脏六腑之根本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10/30/020836.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