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针灸醒脑三针:调理中风的有效疗法

作者 □ 许聪颖
2024年10月30日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在调理人体健康、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中风(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针灸的“醒脑三针”疗法更是展现出了独特的疗效。本文将详细介绍针灸醒脑三针的具体内容、作用机制及其在中风调理中的应用。

一、针灸醒脑三针简介

针灸醒脑三针,即以内关、人中和三阴交为主穴的针刺疗法,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石学敏教授提出的一种针对中风病治疗的特色针刺方法。这一疗法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为核心思想,旨在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达到保存脑细胞、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

二、主要穴位及作用

1.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作用:内关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养心安神、通调气血的功效。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使针感向指尖或手臂上方传导,有助于醒心神、开心窍,特别适用于治疗脑卒中患者神昏谵语、心神不宁等症状。

2. 人中(督脉)

位置:位于上唇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作用:人中为督脉、手足阴阳之交会穴,泻人中可调督脉、开窍启闭、健脑安神。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为度,主要用于治疗精神意识思维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脑卒中常见症状。

3. 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作用:三阴交为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之交会,可补三阴、益脑髓、调气血、安神志。

三、针刺手法与规范

针灸醒脑三针疗法强调针刺手法量学的规范,包括进针方向、深度、手法和刺激量的明确规定。这些规范确保了针刺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适应症与禁忌症

针灸醒脑三针疗法适用于中风病及其相关病症,如神志、精神疾患和各种脑病。然而,对于急性脑出血和高血压患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此法。

五、临床应用与效果

针灸醒脑三针疗法在中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通过针刺特定穴位,不仅能够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症状,促进康复进程。

总之,针灸醒脑三针疗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规范的针刺手法和准确的穴位选择,能够有效促进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整体健康改善。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中医医院)

上篇:高血压患者的情绪管理技巧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10/30/020846.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