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乡村治理人才的流失问题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以某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揭示了乡村治理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其影响,探讨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包括薪酬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生活条件差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多元化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社会认同度等应对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人才流失,对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治理成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然而,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近年来,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推动乡村振兴,但在许多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县域,乡村治理人才的流失现象严重。人才流失不仅制约了政策的落实,也使得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本文通过对某县的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分析了乡村治理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其原因,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二、 乡村治理人才流失的现状
在某县,乡村治理人才流失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在乡镇一级,许多乡村干部和技术人才在工作几年后选择离开,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的推进。
1.年轻高素质人才外流严重
调研发现,尽管政府通过村官项目、大学生志愿者等方式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回到乡村工作,但由于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不足,绝大多数年轻人工作两三年后便选择离开。某镇的一位村干部提到:“我们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两年后,大多选择去城里或者考公务员,乡村留不住人。”
在具体访谈中,一名曾在某村担任村官的年轻人分享了他的经历:“当时回到村里工作是想为家乡做点贡献,但工作压力大,工资低,职业晋升机会少,觉得长期待在村里没有发展前途,最终我决定去城市找工作。”
2.基层干部老龄化,后继乏人
在某县的大部分乡村,基层干部的年龄结构极度失衡,许多村干部年龄超过50岁,甚至60岁以上,年轻人才的断层现象严重。在某乡,一位60多岁的村支书感慨:“村里现在没人愿意来当干部,年轻人都往外走,很多时候只能由年纪大的继续留任。”
由于年轻人不愿意留在村里,村两委换届时常常面临无人竞选的困境。部分村干部反映,尽管他们已接近退休年龄,但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不得不继续工作。这样的局面不仅让乡村治理缺乏活力,还影响了创新思维的引入。
3.生活条件差与基础设施薄弱加剧人才流失
在某县的偏远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匮乏等现实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人才流失。某乡的卫生院医生表示:“乡里的医疗设备老旧,基本看不了什么病,村民有了小病也只能跑到县医院,年轻医生觉得在这里没法积累经验,也看不到前景,干了一段时间就走了。”
此外,乡村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足也是影响人才留存的重要因素。某村的一名村支书反映,许多年轻村干部因为子女教育问题不得不辞职搬到城镇定居。他提到:“村里的小学条件差,老师数量少,很多干部为了孩子的教育,不得不离开村里。”
三、乡村治理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薪酬待遇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薪酬待遇问题是人才流失的核心原因之一。调研中,多位乡村干部反映,他们的工资收入与城市公务员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应对日常生活开销,尤其是家庭负担较重的干部更难在农村长期工作。某镇的一名干部表示:“我们的工资连城市里基层公务员的一半都不到,很多年轻人干了几年后就辞职了。”
此外,农村基层岗位的晋升通道狭窄,很多干部工作多年却没有晋升机会,职业发展空间受限,也让他们失去了继续留在乡村工作的动力。某村的村主任说:“干了10多年,工资没有太大提升,晋升也没什么希望。”
2.职业发展机会少,社会认同感低
在调研中,许多年轻干部表示,乡村工作虽然任务繁重,但社会认可度较低,工作成就感不足。一名曾在某村担任村干部的年轻人提到:“在乡村工作,社会地位不高,很多人觉得村干部就是办点杂事,没有什么实际影响,长期下来,自己也觉得工作没有成就感。”
同时,职业发展机会的匮乏也是人才外流的原因之一。乡村干部普遍反映,晋升渠道狭窄,优秀的年轻干部往往因为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选择离开乡村。这种职业上的“天花板”进一步加剧了人才流失的趋势。
3.生活条件差,缺乏吸引力
乡村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是年轻人才不愿长期扎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某乡的一名返乡干部坦言:“村里的基础设施很落后,交通不便,医疗服务不足,孩子上学也不方便,很多人干了几年就去城里找更好的机会了。”尤其在偏远地区,生活条件的差距更为明显,导致即使引进了年轻人才,也难以长期留住。
四、应对乡村治理人才流失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条具体对策,以解决乡村治理人才流失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1.提高薪酬待遇,建立激励机制
为吸引和留住乡村治理人才,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干部的薪酬支持,缩小与城市公务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可以通过设立乡村岗位津贴和差别化补助,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应根据工作难度提供额外的经济补助。
同时,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将乡村干部的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通过提高奖励机制,提升工作积极性。例如,对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予物质奖励和晋升机会,以此增强人才的工作动力。
2.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增强社会认同感
应建立乡村干部的晋升绿色通道,为优秀的年轻干部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通过在乡村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拔优秀干部到县级部门或城市机关挂职锻炼,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而增强其长期扎根乡村的意愿。
此外,政府和媒体应加强对乡村干部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升他们在社会中的认同感。通过定期表彰在乡村治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并给予他们社会荣誉称号,提升乡村治理人才的职业成就感。
3.改善生活条件,提高乡村工作吸引力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政府应加大对偏远乡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在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进行重点改善。通过建设乡村公寓、提升交通便利性和完善医疗服务等方式,改善乡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例如,可以在乡镇集中区域建设“乡村人才公寓”,为年轻干部提供住房保障。同时,针对有家庭的干部,提供子女教育支持,减少因家庭生活不便导致的人才流失。
五、结语
乡村治理人才流失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通过对某县的实地调研,揭示了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薪酬待遇、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改善生活条件等应对策略。只有通过多方努力,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改善乡村工作环境,才能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人才的流失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山西省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重大专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XRLZY202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