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刻刀、一支画笔、一个葫芦,在河南省汝南县留盆镇周庄村村民赵广的手中,经过构思、画图、雕刻、上色之后,普普通通的葫芦摇身一变,便能成为一件惟妙惟肖、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工艺品。
执着追求,成就葫芦雕刻艺术
初秋时节,笔者来到周庄村,见到赵广时,他正在工作台前创作,看着他行刀运凿下,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便被留在了葫芦上。
在赵广的工作室中,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葫芦雕刻作品。“不同大小的葫芦、不同的雕刻内容、不同的精细度,决定了每件作品所需的制作时间,有的需要几天,有的则需要好几个月。”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赵广的心血。
1985年出生的赵广,自幼便跟随从事木雕工作的父亲学习雕刻技艺,上学后开始练习书法和中国画。15岁那年,他考入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工程师。这些经历,为他后来的葫芦雕刻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广在电视上看到葫芦烙画的节目,这激发了他将木雕与书画技艺应用于葫芦上的灵感。于是他开始自学葫芦烙画,并逐渐转向葫芦雕刻研究。2007年,出于对葫芦雕刻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赵广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开始了全国各地的拜师学习之旅。赵广介绍,葫芦雕刻技艺一般不外传,刚开始学习时,只能通过购买其他师傅的作品,回来自己仔细观察和琢磨。
在创作过程中,赵广将少年时学习的木雕技艺、校园内的书画技艺以及工厂车间的车工技术融会贯通,对传统刻刀进行大胆改良,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刀法,并形成了其独有的葫芦雕刻技艺。
归乡情深,拓展文化产业
常年在外漂泊,年迈的父母始终牵挂着赵广。2015年,赵广放弃了在桂林的雕刻事业,带着妻儿回到家乡发展。
从葫芦种植开始,赵广开启了在家乡发展葫芦雕刻产业的步伐。“赵广回村发展后,每年都会在村里种植葫芦,多的时候有40多亩,少的时候种几亩,除了带动乡亲们发展葫芦产业外,最多的时候还解决了10多位村民的务工问题。”周庄村党支部书记朱俊英说。
“每年收获的葫芦中,只有少数能够被用来创作。”赵广告诉笔者,“只有造型独特、比例协调,而且质地细密、硬度高的葫芦,才能成为雕刻的上佳材料。”每到葫芦成熟的季节,赵广便开始忙碌起来,他先将葫芦晾干,再根据葫芦的形状和纹理,构思出各种图案,当他的刻刀在葫芦表面游走,或深或浅,或粗或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数次推敲和修改。
而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的葫芦雕刻技艺,以中国画线描为基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葫芦是“福禄吉祥”的象征,有着“消灾祛病”“镇魅辟邪”的寓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崇,让赵广能静下心来进行创作,他不仅能在小小的葫芦上刻上五言唐诗,还能雕刻出一幅幅水墨画。“之前创作一件‘竹林七贤’作品,花费了3个多月的时间。”赵广把对葫芦和对家乡的热爱都融入创作中,让人能够从中感受到多元立体、丰富饱满的中国形象和中国故事。
代代相承,争当手艺传承人
如今,赵广的葫芦雕刻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许多外国友人通过网络了解到他的作品,也纷纷慕名前来购买。赵广的名声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葫芦雕刻这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赵广也成了葫芦雕刻领域的名人,被授予汝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并成立了葫芦雕刻非遗传承工作室。
为传承和推广葫芦雕刻技艺,赵广还开办了雕刻培训班,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习葫芦雕刻,将其发扬光大:“我们对学员进行葫芦雕刻技法的培训,在残联、艺术院校的本地学生中挑选适合的学生传授,也从小培养孩子对葫芦雕刻的兴趣。”
此外,赵广还在筹备成立葫芦漆器漆画生产公司,拉长葫芦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的群众通过葫芦增收。“周庄村立足实际发展葫芦特色产业,也增强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留盆镇宣传委员赵留丽说,赵广的葫芦雕刻技艺非遗传承,展现了悬瓠城的文化魅力,让葫芦雕刻成为汝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一手紧握刻刀,一手转着葫芦,赵广用葫芦雕刻艺术,也绘就了自己的精彩人生。诚如他说:“每一把刻刀、每一个葫芦,都承载着我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这份执着和热爱,让他在葫芦雕刻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也让这门中国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张培奇 范亚旭 王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