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文件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万名左右省级工匠、5万名左右市级工匠。文件的出台有利于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不过要提醒的是,在此过程中也要重视乡村工匠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乡村工匠是长期坚守在农业生产一线,在乡村产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业从业者。培养更多的乡村工匠,可以为乡村产业发展夯实人才根基,同时为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汇聚强劲动能。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吸引更多优质农业人才返乡,加强工匠人才储备。各地应积极搭建各类发展服务平台,招引集聚各类人才返乡,为他们提供体系化的平台支撑和有吸引力的服务。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榜样的带领作用,出台人才返乡的帮扶机制,调动人才返乡积极性。比方说,可以发挥乡情乡愁的纽带作用,优先引导农村本土出身的优秀人才反哺家乡、返乡兴业,再以点带面在乡村扩大发展平台,增加就业岗位,为更多优秀人才返乡铺路。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着力选育优质工匠人才队伍。要区分乡村人才的具体类别,对其中优秀的实用型、技能型、农村经营管理型人才采取招录、调剂、聘用或安排专兼职等途径,纳入工匠人才培养库进行重点培养;对未就业大学生或本土返乡大学生给予政策扶持,将其作为工匠人才进行就业创业专项技能培训。
最后,要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加强工匠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动工匠人才建设多样化,既要抓好科技、管理类人才的招聘,也要注重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的挖掘。笔者建议,要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助力乡村产业建设和治理的对口工匠人才,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土专家”“田秀才”,挖掘一批善经营的“新农人”“农创客”,让他们为乡村发展带来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