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乡村创业天地宽

——聚焦2024“山西省农村创业大赛”

2024年11月18日

培育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近日,以“创业推动发展,加工提升效益”为主题的山西省农村创业大赛决赛在太原举办。自2017年启动以来,大赛已连续举办八届,累计吸引了478个项目参与,212个项目荣获奖项。通过这一平台,发掘了一群拥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新型农民,孕育了一批运用新技术、探索新路径的优质项目,让创业创新在山西省乡村热土上展现出勃勃生机。

网络图片

新业态新赛道活力无限

或许你无法想象,某一天你在餐桌上吃到的大米只是“大米的形状”而不是大米本身,它可能是玉露香梨大米、贝贝南瓜大米、羊肚菌大米或者其他药食同源大米,而这样的深加工产品目前已经上市。

“我们的3D大米,是将融合物和大米粉复配后通过3D技术打印成大米的形状,这样做成的大米既能饱腹又含有融合物的营养和特性。我们的技术核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原材料的预处理部分,运用生物发酵技术,将融合物通过特定的菌种进行发酵,做成速溶的发酵粉,其二就是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成‘大米’。”

在大赛决赛现场,农产品加工赛道参赛者、山西玉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奎一开口,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带来的项目是“功能性3D复配大米”。他的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高端食品深加工企业,目前能生产3D水果大米、3D蔬菜大米和3D药食同源大米等20多种复配大米,其中3D食叶草大米、3D玉露香梨大米和3D蛹虫草大米已经上市。

山西省是谷子主产区,年种植量350万亩以上,总产量80万吨左右,小米加工业比较发达,加工副产品小米米糠产量在20万吨左右,几乎全部用于饲料行业,但是小米米糠的价值远不止于饲料。在赵岩伟带来的“小米米糠深加工项目”中,以小米米糠为原料,通过先进的前处理工艺,确保原料的纯净和稳定。随后,采用压榨和亚临界萃取技术,高效提取出油脂成分。在此基础上,项目进一步运用油脂深加工技术,对油脂进行精炼与提纯,最终生产出高品质、高营养价值的食用油,制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小米米糠饼或粕,则继续发挥其作为优质饲料的价值,实现资源全面利用。该项目获得了农产品加工赛道的一等奖。

在决赛现场,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魏振兴表示:“这次大赛旨在以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为目标,推动加工产业涉及的设施、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换,提高产业效益、企业收益和农民利益。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就是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中央厨房、预制菜、直播直销、亲子研学等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农村自身发展能力。”

提效益增收入助力振兴

本次参赛项目中,有的已经是成熟产业,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发挥了提升农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

“小榛子大产业”是山西榛实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荣获综合赛道一等奖。作为山西省最早、规模最大的榛子种植基地,公司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修剪管理技术,推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系列产品不断更新。2018年以来,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古交市9个乡镇大果榛子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种植的“达维”“玉坠”和“辽榛3号”3个品种被列入全省优良经济林品种目录。“近几年不断推动我省榛子产业发展,辐射带动7市、11县果农种植大果榛子1000多亩,引领全省榛子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项目介绍人闫昊说。

山西晋龙诚锋牧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带来的是“智能化鸡场农村创业项目”。公司鸡场实现全自动化生产,饲料电脑配比营养均衡,鸡蛋自动分拣装箱。鸡粪深加工成优质肥料热销全国。生产过程实现循环经济,提升农产品品质,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改善了环境,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我们的项目涉及蔬果、杂粮、特色中药、工程绿化、农旅产业等行业。2011年至今,创建各类农业基地9处,完成投资5300余万元,管理土地1000余亩,有机旱作改造面积500余亩。预计2026年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增加村集体年收入30万元以上,新增各类就业岗位60余个,降低蔬菜大棚整体运营成本20%。增加农产品供应量30%-50%。”美好之家东冶头农旅产业园项目演讲人张潇亚讲述了自己公司以“低空经济+农旅项目+净菜加工+数字农业种植养殖”为主体的综合循环农业开发项目。

专家评审组组长、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树俊表示,参赛代表充分展示了项目的创新性、成长性、可持续发展、投资价值、社会效益等内容,有的还巧妙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为传统农业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扶上马送一程”提供保障

无论是深耕生态农业、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还是传承与创新手工艺文化,每一个参赛项目都凝聚着创业团队的智慧与汗水,承载着对美好乡村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为支持更多新农人返乡就业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大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农业农村部召开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坚持“引育留用”协同发力,以高层次青年人才为引领,建强农业农村系统青年人才队伍。山西省也制定了高素质农民培训、高学历人才奖补、农村实用人才“头雁”项目培育等计划,多方面为新农人创业就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也是农村创业创新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山西省分行积极支持我省“特”“优”产业发展,推出了“晋品e贷”“增信贷”“智慧畜牧贷”等“三农”特色产品,同时持续进行产品创新,接连推出“惠农e贷”“助业快e贷”“小微e贷”“链捷贷”等一批线上产品,充分满足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其中“智慧畜牧贷”是山西省同业首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生物活体抵押创新的特色产品,已投放贷款5.2亿元,实现县区全覆盖。“晋品e贷”对晋粮、晋肉、晋菜、晋果、晋药、晋酿六大产业的支持已达110亿元。数字乡村云平台,将金融产品和服务内嵌到农户生产生活日常中,提供集党建、乡村治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金融便利化于一身的综合化信息服务,推动科技与金融服务一体化输出。

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李立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扎根三晋大地,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持续增加‘三农’县域金融供给,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10月末,县域贷款余额突破1600亿元,农户贷款已达240亿元,普惠成果惠及20万农户和近5万家企业。此次大赛所涌现出的优秀创意,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向,我们将为项目落地提供专业支持和坚实保障。”(王秀娟)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Img/2024/11/20241118869b389073d7418984c23c51074eb6cc.jp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11/18/021454.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