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座拥有长达近3100年的建城史、1100年的建都史的千年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2024年9月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守护城市文化瑰宝、文旅产业发展、意识形态建设、网络综合治理等方面体制机制,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彰显世界人文之都魅力。”而在此前召开的市委十四次党代会上,更是明确提出了“六个打造”的奋斗目标,其中一个就是“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为实现这一目标,西安需立足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位和丰厚的文化资源,大力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的源头活水,肩负起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责任,彰显具有西安风格的城市形象,全面创建世界人文之都的文明新形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推进,西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兴市”战略。在加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与发展方面,西安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需在关键领域持续精进。
一、保护和利用好城市文化遗产
西安作为文物大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对待文物上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大对古城墙、大雁塔、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著名景点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进汉长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我们还要重视西安博物馆的建设,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和陕西考古博物馆已建成开馆,西安共建成各类型博物馆159座,“馆城融合、活力创新、人人共享”的规范化、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博物馆之城风貌日益彰显,我们要让人民群众在参观博物馆时感受到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使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还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建立非遗工作室、举办非遗展览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魅力。
二、推动文旅融合实现新突破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非常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西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在保持各大著名景点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科技元素,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旅品牌。如大雁塔下的古诗词文化街区、大唐不夜城的“盛唐密盒”和“不倒翁小姐姐”表演、“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永兴坊与北院门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等各类文化节庆、展览和演出活动。这些文旅品牌展现了西安致力于打造品质化、现代化文旅之城的决心,也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游客们深刻感受到西安的文明魅力。在游客体验方面,西安还要加强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推动文旅产业向高品质、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弘扬革命文化精神
革命文化承载着丰厚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西安是一个革命文化的宝库,其中包含了许多红色的革命纪念馆,如西安事变纪念馆和八路军西安办事馆纪念馆等,它们都展现了西安在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时刻所做的历史贡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建立都为中华民族的自主和解放贡献了不可估量的力量,传递了革命先辈们坚定不移的理想与信念。对这些宝贵的革命文化财富进行深度研究和系统化整合,将有助于西安在强化其全球历史文化名城的身份之余,进一步塑造其革命文化的高峰并展示作为文化名城的特质。西安要致力于推动革命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确保游客在参观革命纪念馆时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理解历史事件,使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更受人们的青睐。
四、加强同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
西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源头,已连续两年举办丝绸之路(西安)国际传播大会,将全球的目光持续聚焦中国西安。为着力深化对外文明交流互鉴,西安创造性地策划了国际友人“走读西安”主题外宣沙龙活动,着力打造西安“国际人文交流对话场”和“流动的城市会客厅”品牌,累计有40多个国家500余家海外主流媒体以多语种对其进行了报道。去年以来,西安还持续与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位中外嘉宾开展了深入交流研讨,增强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展望未来,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正依托历史走向世界的舞台,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中华传统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精华。古都西安历史文化悠久,蕴藏的丰厚文化遗产资源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西安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充分彰显千年古都的独特魅力,让西安成为展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窗口。
作者简介:
隆贤风(1998.7-),性别:女,籍贯:新疆奎屯,民族:汉族,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孔丽宁(1998.1-),性别:女,籍贯:山东泗水,民族:汉族,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