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心理调适与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作者 □ 张华
2024年12月18日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不足或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和控制病情。在这一过程中,心理调适和自我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疾病控制具有积极影响。

以下是关于心理调适与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些建议,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1. 接受现实,积极面对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接受这一现实是第一步。患者不应怀疑诊断结果,而是应尽快采取行动,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治疗方法,并与医生密切合作。接受现实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疾病。积极面对糖尿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是患者必须树立的态度。

2. 科学治疗,遵循医嘱

科学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一环。患者应避免盲目相信不科学的偏方和游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要相信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治疗方案,按时服药,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同时,定期监测血糖,记录血糖数据,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心态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心理调适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放松身心,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和焦虑。此外,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都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4. 自我监测,规律生活

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控制的关键。患者需要学会使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合适的血糖监测计划。

同时,规律的生活作息,包括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

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避免暴饮暴食。运动方面,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低血糖等并发症。

5. 定期检查,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因此,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压、血脂、肾功能、眼底等,是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总之,心理调适与糖尿病自我管理是患者必须重视的问题。通过接受现实、科学治疗、保持积极心态、自我监测和定期检查,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上篇:心选外科及血管护理的策略
下篇:微生物检验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12/18/022981.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