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骨科手术后的护理要点指导

作者 □ 贾亚亚
2024年12月18日

骨科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正确的护理不仅能促进伤口愈合,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将详细介绍骨科手术后的护理要点,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进行术后护理。

1. 环境管理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患者休息和恢复。

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情况、患肢血运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例如,伤口红肿、渗出异常时,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 疼痛管理

骨科手术后,患者常会出现疼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如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等。对于中度以上疼痛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4. 饮食指导

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质、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乳类、蛋类、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健康。

5.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锻炼等。

早期锻炼有助于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需注意,锻炼时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

6. 并发症预防

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压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勤翻身、对骶尾部、足跟部位垫软垫,以及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对于留置导尿的患者,需定期更换尿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防止泌尿系感染。

7.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发现伤口有感染迹象,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8.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促进康复进程。

9. 康复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康复训练的指导,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部位进行调整。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训练并通知医生。

骨科手术后的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第六医院)

上篇:没有了
下篇:检验科:健康检查的智慧之选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4-12/18/023012.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