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因其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而被形象地称为妇女盆腔的“沙尘暴”、“良性癌”。它虽为良性病变,但极具浸润性,可造成严重粘连和高复发率,对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详细解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内异小恶魔”。
一、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被覆内膜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并反复出血。这些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及其他脏腹膜、直肠阴道隔等部位。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
1. 痛经:这是内异症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周期性腹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
2. 平素下腹痛:患者在非月经期也可能出现下腹痛,通常表现为钝痛或隐痛。
3. 月经不调: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4. 性交痛:患者在性交时可能出现盆腔深部疼痛,表现为性交困难。
5. 侵犯其他位置:如侵犯肠道,可引起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侵犯膀胱,可导致经期小便痛和尿频;侵犯输尿管,可引起月经期腰痛和血尿。
6. 巧克力囊肿破裂:这是内异症的一种表现,囊肿破裂会引起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和肛门坠胀等症状。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好发人群
1. 较晚生育妇女:生育少、生育晚的妇女发病率明显高于生育多、生育早的妇女。
2. 不孕症患者:内异症患者发生不孕率高达40%~50%。
3. 有剖宫产史者:剖宫产率增高与内异症发病率上升有关。
4. 有人流史者:人工流产及宫腹腔操作增多也是内异症发病的诱因之一。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方法
1. 腹腔镜检查:这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病变并进行活检。
2. B型超声检查:可确定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6%以上。
3. 血清CA125测定:重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能增高,但变化范围很大,缺乏特异性。
4.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盆腔内异症有诊断价值,但费用昂贵。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手术、半根治性手术及根治性手术。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特点,成为内异症首选的手术方式。手术目的是去除病灶,恢复解剖结构,提高患者生育能力。
2. 药物治疗:目的是抑制卵巢功能,阻止内异症进展,减少病灶活性和粘连形成。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高效孕激素、雄激素样衍生物及GnRH-a等。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合中医中药,如活血化瘀、理气散寒等方法,可辅助治疗内异症。
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1. 定期体检:特别是育龄妇女,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内异症。
2. 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减少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操作,可降低内异症发病率。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4.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虽为良性病变,但其症状多样且复杂,对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加强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保障妇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内异小恶魔”,携手守护女性健康。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