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室中,皮肤病患者的护理需要特别注意,因为皮肤病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已经受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和感染。
以下是针对手术室皮肤病患者的术中护理技巧,旨在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度。
1. 皮肤消毒与保护
皮肤消毒液是手术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但使用不当可能会对皮肤病患者的皮肤造成额外的损伤。
因此,选择适当的消毒液至关重要。对于面部和会阴部等敏感部位,应选用性质温和的碘伏。其他部位如躯干、四肢和头部,可以根据医生的喜好选择消毒液。
使用消毒液时,应严格控制浓度,避免消毒液流淌蓄积于身体的某个部位,造成长时间的浸泡与压迫,从而引起局部皮肤的灼伤。
在消毒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掌握消毒液的量,避免沾染过多,防止消毒液流向身体低处蓄积,造成皮肤灼伤。
对于四肢手术,可以在肢体根部围上一块干净的治疗巾,待消毒完后再扯掉,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蓄积的消毒液对皮肤的损害。
2. 体位安置与防压措施
安置体位时,动作应轻、稳、准,避免皮肤张力过大,避免垫单或皮肤皱褶,以减少皮肤受到的剪切力。
可以在受压部位适当加软垫,或使用气垫床,以提高皮肤的耐磨力和抗张力。
在手术过程中,应定期变换体位,以减少某一部位长时间受压。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实施“术中按摩”护理,每2小时按摩一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按摩时,应抬起受压部位,缓解血运障碍,改变支重点,适度按摩,避免摩擦。
3. 术中皮肤清洁与干燥
保持床单及垫单的干燥对于预防皮肤感染至关重要。术中应尽力保持床单及垫单的干燥,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
4. 创面处理与包扎
对于已经出现的皮肤损伤或创面,应进行彻底清洗,去除污染物和坏死组织。根据创面的类型和渗出液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包扎。
干性敷料适用于较深的创面或需要吸收大量渗出液的伤口,而湿性敷料则适用于浅表性创面,可保持伤口湿润,促进愈合。
包扎时,应选择合适的包扎方式,如环形包扎、螺旋包扎、8字包扎等,注意包扎的松紧度要适中,避免过紧或过松。
5. 心理关怀与沟通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和不安。医护人员应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时给予适当的护理和应对指导。
综上所述,手术室皮肤病患者的术中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皮肤消毒与保护、体位安置与防压措施、术中皮肤清洁与干燥、创面处理与包扎以及心理关怀与沟通等多个方面。
(作者单位:河北省东光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