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从乡镇敬老院到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让农村有更好的养老之地

2025年03月05日

近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某村村民董兰(化名)透露,59岁的她正在为养老的事犯愁。董兰早年丧偶,两个子女都在外地务工、定居,她想在农村老家找个敬老院住进去,但村里没有,乡里的敬老院经考察也不满意……

董兰遇到的问题,反映出农村养老的某种困境。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居家养老是主流,而由于年轻人口流动、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机构养老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补充。曾经的乡镇敬老院普遍利用率低、服务水平有限,也给财政带来较大压力,转型成为一种必然。今年,河南省将“提升农村普惠养老服务能力”列为10项省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提出“实现1000个以上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其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在现实中又存在哪些难点?近日,记者在河南省内各地进行了探访。

“硬件”要达标

“软件”也要跟上

2月19日,在襄城县山头店镇德善养老服务中心,71岁的丁营村村民李自停正在院中散步。“李大爷好,注意安全啊!”该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刘丽亚在一旁提醒。8个月前入住时,患有脑梗后遗症的李自停生活不能自理,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如今他不仅能正常走路,偶尔还会参加拍手操等活动。

2022年山头店镇敬老院转型过程中,刘丽亚拉上3个亲妹妹接手,因服务贴心被村民称为“四朵金花”。走进这里的宿舍,只见床头设有紧急呼叫器,地面铺的是防滑地板,卫生间安装有适老化扶手;在其他功能区,餐厅、理发室、医疗室、书画室、心理咨询室等也一应俱全。

“以前的乡镇敬老院只收住特困老人,由于其中不少人选择居家养老,很多床位闲置;社会老人掏钱也住不进来,造成资源浪费。”回想转型之前,刘丽亚直摇头,“院里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工作人员工资低,啥事都不上心。”2022年1月,当地引进襄城县德善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托管,不仅管理变得规范,还能满足老人吃饭、洗澡、娱乐等多样化需求。设置的116张床位,入住有特困集中供养对象42人、社会老人45人,入住率达75%。

不过,“总体来看,在农村养老机构入住的社会老人分布不均衡,个别地方甚至没有收住一位社会老人。”周志波坦言,一些具备支付能力的老人更愿意进入县、市养老机构,这就要求乡镇敬老院转型时不仅“硬件”要达标,服务、管理等“软件”也要跟上,“要让老人找到家的感觉,从不想来变为不想走”;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推进对农村养老机构的星级评定,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社会老人。

满足更高要求

承担更多功能

2月20日,走进武陟县北郭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一楼的功能区,几位老人在书画室里看书、练书法、做手工;在医务室,一位护士正在整理、标记老人们带来的药品;而在综合活动室,几位吃过早饭的老人打着扑克,还有两位老人玩起了老年桌球,不亦乐乎。

“从2020年引入河南春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晖养老’)筹建到2022年7月建成投用,这里是焦作市首家由乡镇敬老院转型而来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享受免租金优惠。目前入住40位特困老人,由政府兜底;社会老人39位,根据自理程度每月缴纳1600元至3600元不等。”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股长杨志勇介绍,目前该县已有7家乡镇敬老院实现转型,今年将再增加2家。

助浴区的每个隔间内,都配备有相应的适老化设施,如开门浴缸、失能老人洗浴床、坐式沐浴器等。“从功能区布局到适老化设施配备,都经过了专业论证。”春晖养老负责人邱宝新说,助浴区、餐厅和其他部分功能区,也面向社会开放。

积极探索路径

进一步培育市场

近年来,河南省各地纷纷探索乡镇敬老院转型路径,引入第三方企业提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水平,如平顶山市引进河南中鸿养老集团等在湛河区、石龙区和宝丰县托管运营4家乡镇敬老院,不仅投入1300多万元进行硬件设施改造,且配备有医师、营养师、康复师等;镇平县探索实行“龙头企业带动、服务平台联通、机构整合”模式,统筹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发展。

据河南省民政厅消息,截至2024年年底,河南省已有679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024年,在全日托养方面,全省新增床位9352张,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入住率提高10个百分点;在日间照料方面,对外开放功能室,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娱乐、助餐、洗浴等服务6.1万人次;在居家上门服务方面,提供巡视、探访、精神慰藉、助餐、清洁等服务2.4万人次。

“乡镇敬老院转型有助于缩小城乡养老服务差距,推动养老服务均衡发展。”河南省社科院人口发展研究所专家闫慈说,但社会老人入住率不高,除了传统家庭观念和消费习惯,经济条件、社会舆论压力等也是重要原因,需要时间来培育市场。

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机构的人才短缺问题更为凸显。记者在襄城县山头店镇德善养老服务中心采访时得知,转型后该机构的工作人员从13人增至19人,但均在50岁以上,以护理员为主。“年轻人才数量少、流动性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心理咨询师等岗位则更为短缺。”闫慈表示。

“今年,为完成乡镇敬老院转型任务,我们将持续推进改革,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培育专业化、连锁化品牌运营机构,在全省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同时加大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努力让群众见到成效、得到实惠、感到满意。”河南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赵大明 文/图)

襄城县湛北镇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在练习剪纸技艺。

上篇:没有了
下篇:事关普惠养老,八部门印发措施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Img/2025/3/202503101e878da3ca044348b6ecf64354dd4497.jp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3/06/026428.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