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无人机追肥、滴灌设备、机器人嫁接种苗……

从田间地头 看农业“未来式”

2025年03月05日

随着天气回暖,陕西关中平原的冬小麦陆续返青,眼下正处在田间管理的关键阶段,农户们也开始了春灌和春管工作,为小麦丰收打好基础。

在西安市临潼区的一个种植专业合作社,1000多亩冬小麦进入返青期,根据不同的生长情况,种植户按照农技人员的建议施肥、灌溉。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孟国栋称:“使用滴灌设施,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把早春需要的氮肥、磷肥、钾肥,通过采用水肥一体化促进水、肥发挥耦合作用,提高化肥利用率。”

随着春灌、春管工作的展开,当地的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将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分工协作,做好用水工作和技术指导,为夏粮丰收打下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加多元。最近,浙江桐乡一家农业基地在茄果类种苗嫁接环节试用全自动嫁接机器人,这台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一起来看看。

在桐乡市数字种苗未来农场,茄果类嫁接机器人正通过两侧的机器悬臂,精准夹起准备嫁接的番茄苗,将其放置在转盘的夹合器中间。随着机械轴的转动,左侧番茄苗的顶端被剪去,右侧番茄苗的下端被削成楔形。

桐乡市数字种苗未来农场负责人李敬泉称:“它嫁接出来的种苗质量好、比较整齐、存活率高。第二,这种机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一直连续工作。再一个,这种嫁接机器人能避免嫁接过程中病害病菌的传染,从而提高整个种苗的质量。”

据了解,这台机器人由当地一家农业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目前,可以实现番茄、辣椒等茄果类种苗的无人化精准嫁接,嫁接速度可达每小时500—700株,相当于2个熟练工的速度,嫁接存活率高达99%。目前这台机器人正处于试验阶段,经持续改良后,预计未来嫁接速度可达每小时2000株,每天嫁接2万株以上。(据央视网)

上篇:新农技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3/06/026459.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