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后世营销专家奉为圭臬的“占领用户心智”的营销手段,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营销战略家艾·里斯提出的观点,也是现代企业进行战略定位的必用心法。修箕旻对此深有感触,如今她已经成为如今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营销先锋。
占领用户心智
修箕旻认为生命科学行业的营销最有效的就是教育营销,这也是“占领用户心智”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她已经是这个行业教育营销的代表性人物。
修箕旻认为,教育营销通过向生命科学专业人员和消费者提供产品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在决策时能够更加明智。这种策略通常包括持续的生命科学教育、在线研讨会、生命科学会议赞助等,帮助潜在客户理解产品的独特性和优势。
所以,修箕旻在公司调整营销战略的时候,非常重视教育营销。她在行业内不停地举办专家会议和大型学术论坛,并且辅以客户的推广会等模式,通过专业人员的推广,得到客户的理解和信任。
在这个过程中,修箕旻认为她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保证了资金和人力,然后把营销重点投放在教育营销上,通过专业人员的分享,让客户对于产品的认识加深印象。这样在市场推广初期,把有限资源投放在几个具备高潜力的营销团队中,先让一批团队自主竞争一段时间。
在修箕旻的认知里,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理念给了她很大的启发。修箕旻认为:这是一套具有系统认知的经营模式,是一种读懂人性、重视人性的经营模式。通过小团队的自主经营和持续创新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灵活性,在这样的企业模式中是非常合适的。
因此,修箕旻基本上每周都会召集团队进行总结复盘,然后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起分析解决,她的策略很快就见了成效。于是,她开始推行在每个团队建立独立的利润中心,激励和责任都要给到个人,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团队成员的主人翁精神和团队凝聚力。同时,修箕旻开始逐渐推行“中心”运营战略,每个“中心”进行独立核算,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自主灵活的销售策略。
五个月之后,效果明显。于是,她加大了对这两个团队的援助和支持,从而也确立了自己的标准化教育营销,实现效益转化的路线。修箕旻在团队内建立了标准后,几个团队间相互促进和竞争,也实现了第二年超额完成营业额的目标。
策略与成就
修箕旻进入生命科学领域,并不是偶然的。当年从供职的国企出来后,修箕旻就一直想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行业。由于家庭成员好多都是医生,所以她总是能听到这个行业的故事。渐渐地,她也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于是就主动寻找机会转型到这一领域。选定了行业,她开始深入学习了解相关的生命科学行业产品,同时也结合自己曾经做过国际贸易的“先天”背景,对相关市场做了一个全景式“调研”。通过调研,她很快选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对于职业方向的选择和策划,让她很快在生命科学产品领域站住了脚跟。经过几年的历练,她善于用营销策略和规划为自己的销售铺路。她进入到梵美生命健康产业后,很快就推出“中心驱动、多点协同”的营销概念,很快让企业从零开始,两年内完成了超4000万人民币的销售业绩。至今,梵美生命健康公司还保持着每年超过6%的营业额增长率。
修箕旻从产品特性出发,把握住市场的几个核心要素。以产品和品牌技术为核心,通过打造产品的创新点和品牌故事等策略,建立起基于产品特性的细胞中心工厂。然后在品牌定位和产品差异化方面加大力度,把市场和产品进行市场细分,确保目标市场能够清晰地理解产品的独特优势。
她很清楚自己的产品特性,一般客户在抽取脂肪后,必须要4小时内进行分离处理及存储处理,才能够确保再次注射时的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所以,她制定了“多点协同”的市场定位。她很明确自己的客户特点:这些客户分散在广东地区,并且以广州为核心进行周边辐射。这样以来,光靠广东地区很难完成销售任务。所以她需要突破的是地区限制。由于大多数是客户是整形医院,所以她要求必须把中心实验室建立在当地合作稳固的医院隔壁,把整形医院做为项目的合作股东,实现周边3小时生活圈的体量相对小的医院一起加入到服务体系中来的战略部署。
通过市场调研,她提出:“多点”就是围绕中心驱动,让多个市场或多个渠道,在不同区域、不同市场使用各自定制化的营销策略。她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工具,深入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行为模式和购买习惯。然后开始制定出精确的市场细分政策,并根据地区的个体化差异,与客户进行沟通,实现营销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大化的投资回报率。
另外,她确定了与整形医院的合作模式:成立项目组。由修箕旻所在企业负责资金和建设,整形医院负责人员的投入、培训、销售人员的对接等活动。同时,在合作过程中还产生了附加产品,比如存储液、存储器械等相关产品的销售。
一年后,修箕旻在成都、郑州、上海和广州4个省份都建立了实验室。第二年,销售收入就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修箕旻的成长蜕变还在进行。如今,她已经做为营销领袖被北大医疗院长班录取,希望通过这些学习,再次完善自己。
(阿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