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误吞鱼刺后的错误处理方式及潜在危害

作者 徐英
2025年03月19日

在享受鱼肉的鲜美时,误吞鱼刺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人在遇到这种状况时,会凭借经验采取一些自行处理的方式。然而,有些看似“有效”的方法,实际上可能会加剧伤害。了解这些可能带来危险的处理方式,能帮助我们在意外发生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护自身安全。

一、大口吞咽食物:危险的 “铤而走险”

大口吞咽饭团、馒头等食物,试图将鱼刺“带下去”,这是最常见的错误做法之一。当鱼刺卡在咽喉部位时,通过吞咽食物,可能使原本位置较浅的鱼刺,在压力作用下刺入更深的组织。比如,鱼刺可能会穿透咽喉黏膜,扎入肌肉层,甚至可能刺破颈部的大血管,引发严重的出血,危及生命。而且,强行吞咽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引起炎症、感染等并发症。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咽喉和食管存在一些生理狭窄部位,如食管入口、主动脉弓压迹处等。当鱼刺随着吞咽动作进入这些狭窄区域时,更容易被卡住,并且由于吞咽的外力作用,鱼刺可能会更深地嵌入组织,增加后续取出的难度。据临床统计,因大口吞咽食物导致鱼刺移位、加深刺入深度,从而使治疗变得复杂的病例并不少见。

二、喝醋软化鱼刺:美好的 “幻想”

民间流传喝醋可以软化鱼刺,不少人在误吞鱼刺后会大量饮用食醋。但事实上,食醋在咽喉和食管短暂停留,很难对鱼刺起到有效的软化作用。食醋中的醋酸浓度较低,要想让鱼刺在短时间内被软化,需要长时间浸泡在高浓度醋酸中,而这在人体消化道内是无法实现的。

不仅如此,大量饮用食醋还可能对口腔、咽喉和食管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高酸性的食醋会破坏黏膜表面的保护层,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引发疼痛不适。如果本身就存在咽喉炎症或溃疡,喝醋带来的刺激可能会使病情加重。而且,即使鱼刺被部分软化,其尖锐的一端依然可能对组织造成伤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 用手指抠挖:“好心办坏事”

当发现鱼刺卡在喉咙,有些人会出于本能,直接用手指去抠挖,期望能迅速将鱼刺取出。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直接的做法,往往不仅难以如愿,还会引发一系列更严重的问题。口腔内部空间有限,手指在其中操作时,活动范围和灵活度都受到极大限制。而且,由于喉咙内部结构复杂,仅凭手指很难准确触及鱼刺的位置。在这种盲目操作下,很容易损伤口腔、咽喉黏膜,导致出血。此外,我们的手指长期暴露在外,不可避免地会携带大量细菌。在抠挖过程中,这些细菌会随着伤口进入体内,大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如果用力不当,还可能会将原本位置尚浅的鱼刺推向更深的部位,让后续的处理难度呈几何倍数增长。

咽喉部的黏膜组织极为脆弱,就像一层薄纸,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撕裂。一旦手指的粗暴操作导致黏膜撕裂,形成开放性伤口,细菌就会乘虚而入。这些细菌在伤口处大量繁殖,可能引发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情况严重时,还可能蔓延至颈部间隙,引发颈部间隙感染。此时,患者不仅会出现发热、颈部肿胀、疼痛等明显症状,甚至连呼吸和吞咽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四、反复催吐:“得不偿失” 的选择

部分人认为,通过催吐的方式可以将误吞的鱼刺呕出。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催吐过程中,食管和咽喉会产生剧烈的收缩和压力变化。这种强烈的生理反应,就像一场 “内部风暴”,可能使鱼刺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进一步刺入周围组织,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而且,频繁催吐还会引发胃酸反流。胃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当它反流至食管和咽喉时,就如同硫酸灼烧一般,会对黏膜造成严重灼伤,导致黏膜损伤、糜烂,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

同时,催吐并非对所有位置的鱼刺都有效。如果鱼刺卡在较深部位,如食管中段,这里位置隐蔽,且周围组织复杂,催吐时产生的力量很难将其排出。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反复催吐还可能引发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症,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往往需要紧急就医,进行专业的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五、轻信偏方:“没有科学依据的冒险”

除了上述常见误区,还有一些民间偏方在流传,然而这些方法往往也存在着诸多风险。比如,有人坚信吞咽韭菜等长纤维蔬菜可以将鱼刺裹带下去。但实际上,韭菜等蔬菜质地相对较软,缺乏足够的韧性和力量来有效包裹鱼刺。在吞咽过程中,不仅无法成功将鱼刺带出,反而可能因为蔬菜的推动,让鱼刺发生移位,造成二次伤害。还有一些人会采用一些奇特的土法,如吞咽鸭涎等。这些方法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又缺乏卫生保障。鸭涎中可能携带各种病菌和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引发感染等不良后果,让原本简单的鱼刺卡喉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棘手。

当遇到误吞鱼刺的情况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避免慌乱。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尽量减少吞咽动作,防止鱼刺进一步深入。如果鱼刺位置较浅,肉眼可见,可以尝试使用干净的镊子小心取出。但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格外谨慎,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若无法自行处理,千万不要拖延,应及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专业的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不当处理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切实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毕竟,健康是生活的基石,任何时候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篇:心脏病患者家属的出院护理准备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3/19/026797.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