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三型政党”,把“学习型政党”建设排在三者的第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角度,强调了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要牢牢把握学习主动权,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继续创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路径。
一、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在学习过程中,要原原本本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著作,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诞生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与逻辑脉络,从经典著作中汲取无产阶级革命与解放的磅礴力量,明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同时,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立足当代中国国情与全球发展大势,对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提出创新性论断,为新时代难题提供精准破解之道,以理论的学深悟透筑牢信仰之基。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助于党员干部深入领会这些理论成果的精髓,有利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完善学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学习机制,实现“制度化”学习。“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首先,合理规划学习内容,将党的理论知识、历史经验、方针政策等内容按阶段、分层次地安排学习计划,能够避免学习的随意性和碎片化,使党员干部全面、深入地理解党的理念。其次,设定固定的学习时间、学习周期,以及长期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习活动稳定开展,定期组织党员进行集中学习、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等,养成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最后,建立述学、评学等学习考核奖惩机制,把组工干部的学习纳入科室年度述职报告范围,不断强化学习的约束力,倒逼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创新学习的多元机制,不定期采取竞赛、演讲、交流研讨、培训等多种形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建立学习宽容机制,对在学习中敢于亮短的同志要给予关爱和帮助,保护学习的持续性。
三、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
创新学习方式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学习效果,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全党上下不仅要学习科学的理论,更要在学习过程中创新学习方式。一是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如党建网站、学习强国手机APP、视频讲座等,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党员干部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渠道;二是要创新学习方法,情景式学习增强代入感、案列式学习提升实用性、互动式学习激发积极性,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三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譬如,专题讲座系列活动、红色研学实践活动、读书分享沙龙活动、知识竞赛比拼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坚持学以致用,推动实践发展
“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学习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高度认可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上自觉践行党的政治原则,不断在实践中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实际行动,一方面要立足本职岗位,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积极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践行群众路线,扎根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真实状况。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反映了党和人民共同意志,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切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实干动力,用实际行动书写“为民答卷”。
“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发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在完善与发展自身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历史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强化学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持之以恒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大学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FNU2023xscx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