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

2025年03月31日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化这一部署。这既是对老年人现实养老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破解传统养老模式碎片化难题、贯通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形态的关键突破。

尽管我国如今已经初步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但居家养老始终面临服务供给断层、社区支撑乏力等瓶颈。推动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不仅能够稳固现行养老服务体系,也体现了对现有体系的三大突破。

首先,明确了家庭是养老服务的主要场景。近年来,机构养老服务发展成效显著,然而居家养老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养老方式,它不仅契合我国传统孝道文化中对家庭温暖的重视、也满足了老年人在熟悉环境中安度晚年的愿望。因此,推动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其核心在于强调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

其次,清晰地链接了社区与居家养老服务。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提出“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以来,大量实践证明,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是紧密相连、共同发展的。在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的背景下,居家养老若无社区支持,将成为一座“空中花园”;而社区养老若脱离了对居家的支持,则会导致其功能发挥受限。推动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将两种养老服务方式贯通起来,有助于将社区养老的专业服务从公共空间扩展到家庭场景,从而巩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最后,进一步强化了社区作为资源枢纽的角色,推动社区养老从“被动支持”向“主动赋能”转变。“十四五”期间,我国致力于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模式,强调各种养老服务形态并行发展。展望“十五五”,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为居家养老提供坚实支持将成为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将社区养老服务纳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等措施,都在于强化社区养老的依托作用,解决居家社区养老资源分散、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

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表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服务模式,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服务效率。

不仅如此,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还有助于催生新业态,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整合,将养老需求转化为市场动能,既可提升服务效能,又能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积极推动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落地,关键在于构建一个“需求精准响应、资源高效配置、服务可持续供给”的社区支持网络。一是借助智慧平台,推动服务从“被动分配”转向“主动响应”,通过数据精准分析精准匹配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二是尽快建立完善养老服务师职业资格制度,发挥“养老顾问”的综合评估、计划、咨询与转介功能,提高资源整合与配置效率;三是大力培育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探索建立统一的财政支持政策,统筹各类保险和补贴制度,逐步构建起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运营可持续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顶层设计到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是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内涵的深化——它意味着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既能享受家庭的温暖、又能获得专业的照护。当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打通我国养老服务的“神经末梢”,在家门口安享晚年的民生愿景将真正实现。这是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智慧,也是对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生动诠释。(据《中国社会报》)

上篇:没有了
下篇:以书养性,康养人生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3/31/027177.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