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项目化学习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 □ 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 沈静
2025年03月31日

在当今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音乐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理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项目化学习可以通过具体的项目任务驱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本文阐述了项目化学习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如确立项目化学习内容,创新项目化学习方法等,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中,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整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其真实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音乐教学效果。教师在项目内容确立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讨论、课后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不同音乐类型、乐器、音乐活动的兴趣偏好,将音乐项目与学生的生活场景相结合,同时将项目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组织小组合作,并融入多元教学方法,进而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项目化学习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

小学音乐教学中,项目化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动的探究者和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已有的音乐基础,自主选择或参与音乐项目主题的确定、项目的规划与实施等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同时项目化学习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音乐项目中会融合语文、历史、美术、舞蹈等其他学科的内容,如在学习某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时,可以同时了解该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美术创作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和意境,或者结合舞蹈动作来诠释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而实现跨学科的学习和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项目化学习通常基于真实的情境或问题开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创设各种真实的音乐情境,如举办校园音乐会、参加社区文艺演出、为电影或动画配乐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音乐的应用能力和理解深度,而且音乐项目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者、歌手、舞蹈演员、舞台工作人员等需要密切配合,才能呈现出一场精彩的音乐表演,这种合作与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素养,拓宽音乐视野,还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项目中展现个性和特色,如在音乐表演项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情和演唱方式,赋予角色独特的个性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灵感,让学生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感悟美德、陶冶情操,有效提高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二、项目化学习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一)确立项目化学习内容

为了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应深入解读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其中对音乐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实际。通过问卷调查、课堂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进而设计科学合理的项目内容,如开展民族乐器之旅项目,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乐器的种类、音色特点,并尝试演奏简单的曲目,项目内容应涵盖音乐学科内的多个知识与技能领域,实现综合性学习。教师在确立项目化学习内容时,应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习内容的边界,可以设计音乐与美术的融合项目,学生在创作音乐作品时,同时为音乐配上相应的美术作品,根据歌曲的意境绘制插图、设计唱片封面等,还可以开展音乐与历史项目,在学习某个历史时期的音乐时,深入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使学生不仅提升音乐素养,还能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音乐基础,设计具有梯度的项目内容,从简单的音乐感知项目开始,逐渐过渡到较为复杂的项目,而且项目内容在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上应逐步深入,以音乐创作项目为例,初期可以是简单的旋律模仿创作,后期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到的音乐创编知识进行原创音乐片段的创作,关注作品的情感表达和结构组织的合理呈现。教师应选择充满趣味的音乐素材和项目主题,并确保项目内容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例如,在《美丽的黄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该歌曲的特点以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音乐基础,确定项目主题为“探寻黄昏下的音乐之美与文化内涵”,向学生介绍歌曲的三拍子节奏特点、音阶构成等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击拍、声势律动、敲击小乐器等多种活动形式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认识歌曲中出现的音符和休止符,指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和发声的位置,特别是二部轮唱部分的和谐统一,还可以安排竖笛吹奏《美丽的黄昏》,学习竖笛的基本吹奏方法,如吐音、连音等,以及如何使用竖笛表现歌曲的旋律和情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起源和所属地区的文化特色,了解欧美地区在黄昏时分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讲述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美丽的黄昏》,对比其演奏风格、音色特点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黄昏景象,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鼓励学生创作与黄昏相关的诗歌,用诗歌朗诵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二)创新项目化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或学习主题创作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们通过聆听故事,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兴趣,同时结合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文化,创设相应的情境,在学习京剧音乐时,教室可以布置成京剧舞台的样子,播放京剧的背景音乐,展示京剧的服装、道具等,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京剧表演现场,直观地感受京剧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将音乐知识和情感理解融为一体,并组织学生扮演著名音乐家,模拟音乐家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在扮演过程中查阅资料、分析作品风格,深入了解音乐家的创作思路,提升自己的音乐分析和创作能力。教师在创新项目化学习活动时,应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保证设计的项目具有吸引力,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节奏训练游戏,如“节奏接龙”“节奏拼图”游戏,有效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和反应能力,还可以开展“旋律模仿秀”游戏,教师弹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学生通过哼唱或用乐器演奏的方式进行模仿,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对旋律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合作交流类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创作一首歌曲或一段音乐表演,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小组学生进行合作改编,还可以定期举办音乐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思考。

例如,《生肖歌》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旋律活泼,歌词生动地描绘了十二生肖动物的形象与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肖文化大揭秘项目导入该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包括每个生肖动物的特点、象征意义以及与生肖相关的民间传说或故事,使学生在了解生肖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音乐创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我为生肖编旋律”项目,各小组选择一种生肖动物,根据其特点,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为其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片段,要求每个小组先在纸上写出创作思路,然后尝试用乐器或人声演奏出来。教师在学生熟悉《生肖歌》原版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引导各小组对歌曲进行改编,可以改变部分歌词,将原歌词中的动物顺序打乱,重新组合成新的歌词,还可以调整旋律节奏,将某些音符的时值延长或缩短,使旋律更具动感或抒情性,进而通过改编歌曲,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结构和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生肖歌》,掌握其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与生肖相关的音乐元素在歌曲中的体现。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生肖”狂欢节,各小组将自己创作和改编的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注重项目评价与反馈

教师在项目评价过程中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知识与技能维度方面评价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演唱演奏技能方面对学生的演唱能力,包括音准、音色、节奏感、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估,观察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能否准确唱出旋律,音色是否圆润,节奏是否稳定,以及对歌曲情感的表达是否到位,教师还应观察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和投入程度,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次数和质量,评价学生在项目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此外,教师应观察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是否提高,比如学生是否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演唱、演奏等活动,是否对音乐课程表现出更高的期待和热情,同时在小组项目中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如学生是否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与小组成员友好相处,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以及在遇到分歧时是否能够协商解决问题等。项目评价中,教师可以通过书面测试、技能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量化评价,设计一份包含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音乐知识试卷,考查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收集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统计学生在音乐创作项目中创作的曲目数量、歌词字数等,分析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效率和成果,定性评价中教师可以用文字描述学生的表现,突出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三、结语

综上,项目化学习在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方面,不仅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局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并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实践,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上篇:电竞入奥:传统体育与电子竞技的碰撞与融合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3/31/027182.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