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双拉村,春寒料峭,细雨纷飞。村医施金兰与王永妹在村卫生室整理完档案后,便提上药箱和新生儿访视包,匆匆前往村民王金梅家。几天前,王金梅迎来了新生命,施金兰和王永妹此行是进行产后访视。
踏入王金梅家,施金兰熟练地询问产妇的饮食、睡眠等恢复情况,随后戴上乳胶手套,轻柔地打开襁褓,仔细检查新生儿的皮肤色泽,确认无黄疸和皮疹等异常。她又拿起消毒棉球,蘸取药水,小心翼翼地为新生儿擦拭肚脐,随后与王永妹一起为新生儿测量、称重,并认真记录数据。
访视结束后,施金兰还向王金梅传授育儿知识。王金梅感激地说:“医生不仅帮孩子量身高称体重,还发现脐带感染并帮忙擦药,提醒我多擦几次,非常感谢医生。”
施金兰自2004年从怒江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便回到家乡成为乡村医生。她曾经历经艰辛,过去村寨未通公路,山路崎岖,她靠步行送药,最远村小组往返需四小时,常顾不上吃饭,只能靠糖水维持体力。条件艰苦,工资微薄,但在无数个寂静夜晚,村民眼中满含渴望与期盼的目光,驱散了她心头的阴霾,坚定了她为乡亲们服务的决心。
王永妹作为土生土长的乡村女性,从事村医工作3年多。她跟着施金兰走村串户,送医送药,深刻领悟到村医职业的分量。平日里,村民们的热情让她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温情,也更加坚定了她成为乡亲们信赖的健康守护者的志向。
双拉村村民王自祥夫妇患有高血压,施金兰和王永妹定期上门测血压和心率,录入卫生系统,并叮嘱按时吃药、注意饮食。每次忙完,老人都会热情地邀请她们烤火,火苗映照着老人感激的面容,也温暖着施金兰和王永妹的心。
施金兰对村民健康情况了如指掌,手机存有1000多名村民的微信和电话号码,无论何时,只要电话响起,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患者家里。对于困难村民,她尽量节省医药费,甚至自己垫付。
当被问及是否想过放弃,施金兰坚定地说:“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年轻时凭着一腔热血坚持到现在,现在更不可能放弃。”她去年通过考试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有了处方权,能更好地服务乡亲们。
如今,大多数村组通了水泥路,村民看病更方便,村卫生室的设施也得到极大改善,她们的待遇逐年提高。
多年来,在全县各个基层医疗卫生室,还有许多像施金兰和王永妹一样的村医,他们坚守在乡村医疗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村医的责任与担当,传递着爱与希望,不断筑牢基层医疗的坚实根基。(马恩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