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山西清徐炼白葡萄酒 工艺遗产“煮”酒飘香

2025年04月16日

从一颗葡萄的旧时光里,探寻城市的繁华过往。从一杯芳香四溢的红酒里,破解百年工业文明的密码。近日,在公布的2024年山西工业遗产名单里,山西省清徐县益华炼白葡萄酒厂赫然入选。沿着酒厂的经营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上榜理由:这一杯红酒的酿造技艺可追溯到唐朝,曾是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的最爱,至今在世界葡萄酒种类中独具一格;悠久的百年建厂史,展现了晋商实业兴邦、振兴中华的民族工业精神。

怀着一份敬畏之心,笔者来到清徐县益华炼白葡萄酒厂,一睹百年工业遗产的风采。走进厂门,迎着徐徐春风,清甜的酒香迎面扑来,废旧的红酒瓶整齐地堆砌在库房一侧,车间斑驳的青砖墙体上镶嵌的五角星格外鲜艳醒目,散发着一种庄重朴素、颇具年代感的气息。厂长王源彬彬有礼,引导笔者走进清徐县葡萄文化博物馆,揭秘一颗葡萄的前世今生。

寻根仰韶智慧酒香浸润唐朝

一眼万年,酒海无涯。在清徐县葡萄文化博物馆,竟陈列着7000多年前清徐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陶斝、陶罐。这是用来盛酒的器具,当时人们种植葡萄、酿葡萄酒的盛景,由此可见一斑。再往前走,展示着龙山文化时期种植葡萄的工具“滴水令儿”,以及秦汉时期盛酒的陶坛。这些“遗世独立”的文物,浓缩着清徐葡萄的甜蜜,连接着葡萄文化的历史、当下、未来。
柔和的灯光下,一盏来自唐代的高脚杯引人驻足,它泛着微光,令人无限遐想。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摇晃着酒杯,与我们共饮同款葡萄酒,写下“羌笛吹杨柳,燕姬酌葡萄”的诗句。“值得一提的是,清徐炼白葡萄酒酿造技艺最早记载于公元659年。”王源娓娓道来:“作为贡品,炼白葡萄酒进入唐朝已炉火纯青。达官贵人都未必能品尝到这一佳酿,只有像刘禹锡这样的上层名人才有机会享用。在封禅大典、出兵打仗之时,葡萄酒还用来祭告天地、鼓舞士气,足以彰显此酒的尊贵。”
“一千多年来,清徐炼白葡萄酒一直取材于龙眼葡萄,如今清徐葡萄有五十多种,但龙眼葡萄是本地最古老的品种,颗粒大,水分足,口感甜中带酸,回味无穷。与其他酒的酿造工艺不同,炼白葡萄酒巧妙地利用自然煮炼浓缩技术,精髓在于‘煮’,醇厚丰满,香气幽雅。”王源自豪地说,“从唐朝至今,放眼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清徐炼白葡萄酒酿造技艺只此一家,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国际市场上更是屡屡崭露头角,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宝贵精神财富。”

百年历史积淀千年技艺传承

一座焕发生机的老厂房,一段开拓创新的峥嵘史。“现在看到的工厂大门、车间、库房等整个厂区,有一百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山西省清源县益华酿酒股份有限公司。”谈起建厂初衷,王源感慨万分,“民国时期,有识之士张树帜、乔锦堂、常子襄等晋商发起组建该公司,使清徐葡萄酒走向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穿梭在博物馆,如漫步于历史长廊,从古代穿越至近代,是一排棕褐色的百年橡木桶,5吨容量,高大厚实,遍身裂纹,艺术感与沧桑感交织,屹立在博物馆,像一群老者,诉说着峥嵘岁月。“这是建厂时从法国采购回来的酿酒工具,还有葡萄压榨机、手摇酒泵、吸水机、白兰地蒸馏机等。”王源指着泛黄的老报纸介绍,“这是公司进行生产后,利用报纸传单发布的广告。还有一张1949年的调酒令,记录着清徐炼白葡萄酒‘亮相’开国大典的辉煌时刻……这些老物件和文字资料,以及清徐炼白葡萄酒酿造技艺,是入选山西工业遗产的核心竞争力。”
好酒也怕巷子深。清徐炼白葡萄酒因工艺复杂等原因,险些失传于世。正是王源的父亲王计平重新找回了这门千年酿造技艺。“父亲出生于1955年,是葡乡马峪人,一辈子生活在葡萄架下,做过酒厂车间工人、酿酒师、厂长,我也耳濡目染,毫不犹豫地接手了这门技艺。”王源坦言:“每天早上吃完饭,就来到工厂,天黑才回家,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厂里。感觉这份工作,就是我的生活。这种对酿酒技艺的坚守和情怀,是刻在清徐人的基因里。”

活化工业遗产赓续城市文脉

2024年6月,在第三届中国葡萄酒技术质量发展大会上,学者、专家纷纷对王源带去的炼白葡萄酒赞不绝口。一位评委品尝后给出100分的惊人成绩,他由衷赞叹道:“入口酸甜,沁人心脾,回味无穷。我从未见识过这般独特的酿造技艺,一定要让这上千年的技艺传承下去,打造成为世界闻名的民族品牌。”
谈到未来发展前景,王源认为:“炼白葡萄酒生产线工业遗产是清徐葡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葡萄酒业兴起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山西葡萄酒业的发展历程,要继续传承核心技艺,妥善保护和科学利用,弘扬工匠精神和优秀历史文化,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在王源看来:“炼白葡萄酒营养成分高,口感酸甜独特,但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接受度、认可度有待提升,今后将在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消费场景等方面发力,带动地方经济,讲好清徐葡萄酒的故事,续写中国葡萄之乡的辉煌。”
传承工业文化基因,用好工业遗存资源。从仰韶文化时期至今,这里有关葡萄种植、酿造的工具、文字资料,历代煮炼葡萄酒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等珍贵的历史文化工业遗产共八千余件,与炼白葡萄酒生产工艺、企业文化、工业精神,都真实地、完整地、可持续地传承了下来。这些珍贵的工业遗产,凝结着清徐人的勤劳与智慧,激励着后人肩负职责与使命,不断前行,为工业发展立根铸魂。(卢奕如)

上篇:没有了
下篇:科技引领 智护青山 ——山西省中阳县创新构建“空天地一体”森林防火新格局
分享到

© 2024 市场信息报

↑ TOP


http://sz.scxxb.com.cn/Content/weixinlogo.png
《市场信息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家山西省出版、全国发行的报纸,由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广播电视台主管,报社地址设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省财贸大楼。
http://sz.scxxb.com.cn/m/content/2025-04/16/027858.html
市场信息报电子版